“現在買這款等離子電視,比春節期間便宜了3000元!弊蛉,在佛山市季華路某家電商場,熱情的銷售人員不停地向顧客介紹該品牌不同規格的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其中42英寸的等離子電視“讓利”3000元成為工作人員向顧客推薦的主要賣點之一。
2005年之前一直備受消費者關注的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價格,終于在2005年底開始大幅下降。近段時間,夏普、松下、三星、LG、飛利浦、東芝等諸多外資品牌均低下高貴的頭,開始了動輒四五千元的降價活動。這一消息無疑使業內人士大出意外,而且這次由外資品牌首先引發的價格風暴全方位覆蓋了目前市場上最高端的液晶、等離子兩大領域。
有家電零售行業人士表示,2005年可以說是平板電視的降價年,包括夏普、松下和三星等先后宣布大面積降價:夏普宣稱會向市場投入兩千萬元作為其32英寸、37英寸、45英寸的7款液晶電視同時降價之用;東芝則將一款32英寸液晶由15999元降至10888元;而LG更是把同一尺寸液晶由此前的1.5萬元降至8990元;在本次降價風潮中,最大手筆的還屬三星,其40英寸液晶由27000元直接降到18700元,令對手不寒而栗。
記者在眾多家電商場看到,和外資品牌選擇直接降價吸引消費者不同的是,本土品牌彩電巨頭除了選擇某幾款非主流機型小幅打折之外,更多是以推新品附贈品的變相降價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市內的多家家電商場,促銷員好客地向前來選購的顧客介紹,凡購買TCL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可以獲得碟機、無線耳機等贈品;買康佳平板電視的顧客可以獲得贈送冰箱或家庭影院等等。
中外平板彩電價格大戰,給本土品牌企業形成巨大壓力。很多本來還想借助農歷春節擴大銷售、提高利潤的企業也被迫進入價格戰旋渦之中,提前進入微利時代。有在彩電行業工作多年的人士指出,由于高端彩電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利潤不斷下降,外資品牌于是想通過規模效應等來打破目前這種僵持狀態,挽回2004年的頹勢。然而,正如該人士指出的一樣,在顯示技術進入數字化、平板化時代,中外企業間的技術差異性越來越小,在產品同質化日趨明顯且嚴重的現實之下,任何參與者都只有寄希望于價格戰來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