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和創維剛剛在上周末宣布降價,降價幅度約在1000-4000元之間。海信也緊隨其后,等離子和液晶平板的降價幅度都在2000元到4000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彩電業新一輪價格戰拉開帷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產業研究專家陸刃波主任稱這是家電企業以價格求市場的一種規律性的降價,而不是所謂的價格戰。
陸主任認為平板電視市場由于技術成熟、上游供應量擴大和供應能力不斷提升,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引起價格的下降。
無論是TCL、創維還是海信,這次平板電視的降價幅度都非常大,陸主任預計,從上半年的銷售和市場來看,到今年年底,平板的降價空間不會再超過目前。
廠商紛紛降低價格,以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這正是考慮到市場不僅僅要求質的提高,也同時要求量的加大,低價可以能帶動產品銷量,這是順應市場的需求,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離不開價格策略,在國產品牌紛紛降價的時候,外資品牌必然會參與其中,這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陸主任反復強調,價格競爭是不會停止的,而且已經形成了一種規律性的、順應市場變化的策略。那種說家電企業為了爭搶份額而開始打價格戰的說法是不確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