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架構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是基于電子政務專用網絡和無線通訊網絡,以數字城市技術為依托,集成基礎地理、單元網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編碼等多種數據資源,通過多部門信息共享、協同工作,實現對城市市政工程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市容環境與環境秩序的網格化監督和管理。通過對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應用系統之間業務數據的信息交換,達到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的功能目標。通過系統建設,推進城市管理達到主動、精確、快速和統一的目標,真正整合優化政府信息資源和政府數據庫群,建立覆蓋全時段、全范圍的城市管理體系。
根據建設部行業標準《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建設規范》(CJJ/T106-2005)的要求,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流一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登記與核實、任務立案、任務分配與處理、核實結案和綜合評價六個階段,根據市、區兩級一體化管理的要求,需要在標準流程基礎上創新出符合城市管理需要的“市、區兩級一體化的數字化城市管理流程”。
具體管理流程見下: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主要由以下模塊組成:
(1)無線數據采集子系統。是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信息采集終端,實現監督員向監督中心上報城市管理問題信息。該系統依托移動設備,采用無線數據傳輸技術,通過城市部件和事件分類編碼體系、地理編碼體系,完成城市管理問題文本、圖像、聲音和位置信息實時傳遞。
(2)監督中心受理子系統。是城市管理監督中心下設的聯系內外各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窗口,其主要工作是受理來自城市管理監督員和社會公眾的城市管理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審核,記錄問題發生定位,立案后傳遞給指揮中心。
(3)協同工作子系統。提供給監督中心、指揮中心、各個專業部門以及各級領導使用,系統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GIS的協同管理、工作處理、督察督辦等方面的應用,對城市管理實現圖、文、表、業務管理一體化管理。
(4)城市部件在線更新子系統。基于B/S結構,用于在線維護城市部件信息。該子系統依照部件編碼規范,提供管理工具用于在部件編碼規則發生變化時的快速更新;提供專門的權限控制模塊以滿足有權限專業部門能夠通過IE瀏覽器來對部件數據進行簡單的更新和維護。
(5)地理編碼子系統。是數字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撐系統之一,系統采用地理編碼技術和空間數據庫技術,實現資源信息與地理位置坐標的關聯,系統通過對自然語言地址信息的語義分析、詞法分析,自動和標準地址庫匹配,確定出精確的地理坐標。空間數據庫的內容包括行政區劃庫、地名庫、道路庫、門址院落庫、樓座名庫、小區庫、企業事業單位庫、突出建筑庫、城市部件庫等數據庫,并通過基礎數據資源管理系統可以進行相應的擴充。
(6)監督指揮大屏幕展示子系統。設在監督中心和指揮中心,實現信息實時監控,便于監督中心、指揮中心和各級領導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管理的狀況。可通過大屏幕直觀地掌握各個區域的城市部件(事件)信息、業務辦理信息、綜合評價信息等全局情況,還可以對每個網格、監督員、部件等個體的情況進行查詢。
(7)綜合評價子系統。通過一整套科學完善的監督評價體系,對城市管理的各方面進行考核評價,既能監督城市管理中發生的具體問題,又能監督管理和執法質量。
(8)系統維護子系統。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工作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快速搭建、維護城市管理業務,定制業務工作流程,設置組織機構,并能夠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單內容樣式調整、業務流程修改、人員權限變動等日常維護工作。
(9)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子系統。供系統管理人員使用,用于管理城市管理系統中的地圖數據,定義地圖發布的樣式。
(10)移動督辦系統子系統。是給領導研發的專用移動辦公工具,可以通過無線通信網進行聯網辦公。領導通過手機移動辦公終端,每天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最新城市管理狀態,能夠隨時對重要問題進行督辦。
(11)運渣車及其它車輛GPS管理子系統。可對運渣車及其它車輛輛實施動態跟蹤、監控、調度、拍照等功能,從而加強對運渣車及其它車輛輛的管理。
(12)門戶網站。城市管理政策法規、政務公開、信息發布、網上舉報、報表統計、郵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