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與液晶監視器的區別
監視器與電視有什么區別,為什么電視機不能作為監視器使用監視器在功能上要比電視機簡單但在性能上,卻要求比電視機要求高,其主要區別反映在三個"度".
一是圖像清晰度:
由于傳統的電視機接收的是電視臺發射出來的射頻信號,這一信號對應的視頻圖像帶寬通常小于6M,因而電視機的清晰度通常大于400線,要求監視器具有較高的圖像清晰度,故專業監視器在通道電路上比起傳統電視機而言應具備帶寬補償和提升電路,使之通頻帶更寬,圖像清晰度更高.
二是色彩還原度:
如果說清晰度主要是由視頻通道的幅頻特性決定的話,還原度則主要由監視器中有紅(R),綠(G),藍(B)三基色的色度信號和亮度信號的相位所決定.由于監視器所觀察的通常為靜態圖像,因而對監視器色彩還原度的要求比電視機更高,故專業監視器的視放通道在亮度,色度處理和R,G,B處理上應具備精確的補償電路和延遲電路,以確保亮/色信號和R,G,B信號的相位同步.
三是整機穩定度:
監視器在構成閉路監控系統時,通常需要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連續無間斷的通電使用(而電視機通常每天僅工作幾小時),并且某些監視器的應用環境可能較為惡劣,這就要求監視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更高.與電視機相比而言,在設計上,監視器的電流,功耗,溫度及抗電干擾,電沖擊的能力和裕度以及平均無故障使用時間均要遠大于電視機,同時監視器還必須使用全屏蔽金屬外殼確保電磁兼容和干擾性能;在元器件的選型上,監視器使用的元器件的耐壓,電流,溫度,濕度等各方面特性都要高于電視機使用的元器件;而在安裝,調試尤其是元器件和整機老化的工藝要求上,監視器的要求也更高,電視機制造時整機老化通常是在流水線上常溫通電8小時左右,而監視器的整機老化則需要在高溫,高濕密閉環境的老化流水線上通電老化24小時以上,以確保整機的穩定性.由上面的分析可見,如果使用電視機作為監控系統的終端監視器,除了可能感覺到圖像較為模糊(清晰度較低,色彩還原度較差)之外,電視機使用的元器件也不適合無間斷連續使用的要求.如果強行使用電視機作為監視器.輕則易于產生故障,嚴重時可能會由于電視機的工作溫度過高而引起意外事故.
隔行監視器和逐行監視器有什么區別
隔行和逐行主要是指監視器顯像管的掃描方式.監視器的圖像是二維圖像,而其重現過程是將二維輸入圖像變成一位的像素串,在通過水平掃描過程實現畫面從左側向右側的勻速移動;垂直掃描則將水平掃描線勻速地由垂直方向移動.隔行掃描是指將一幅圖像分成兩場進行掃描,第一場(奇數場)掃描1,3,5等奇數行,第二場(偶數場)掃描2,4,6等偶數行,兩場合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圖像(即一幀).因此對于PAL制而言,每秒掃描50場,場頻為50HZ,而幀頻為25HZ;對NTSC而言,場頻為60HZ,而幀頻為30HZ,雖然在人的視覺上屏幕重現的是連續的圖像,但由于奇數場合偶數場切換都會造成屏幕閃爍和明顯的行間隔線的效果.而逐行掃描則指其掃描行按次序一行接一行掃描的方式.隔行掃描監視器有圖像質量差,清晰度低,噪波大和圖像閃爍嚴重等缺點.逐行掃描監視器則是為了消除隔行掃描的缺陷,將模擬視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通過數字彩色解碼,借助數字信號存儲和控制技術實現一行或一場信號的重復使用(即低速讀入,高速讀出)的50HZ逐行掃描方式,或者再提高幀頻,實現60HZ,75HZ以致85HZ的逐行掃描方式.逐行掃描技術由于將輸入信號通過A/D轉換變成數字視頻信號再由數字解碼和數字圖像處理電路進行行,場掃描處理,通道帶寬大大提升(可達到10MHZ—20MHZ),清晰度大大提高,噪聲大大降低,同時逐行顯示消除了行間隔線和行間閃爍,而幀頻的提高(如60HZ—85HZ)則減輕或消除了大面積的圖像閃爍.因此逐行監視器一經問世,便深受用戶的 歡迎.當然,由于逐行監視器采用一行或一場的重復使用,行頻比隔行提高了一倍,由15625HZ變成31250HZ,75Hz逐行的行頻為46875Hz.行頻提高之后,行輸出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將受到嚴重的考驗,整機的設計和制造成本大大提高,因此整機的價格也較高.
CRT監視器與LED監視器在性能上有什么區別
CRT監視器會否被LCD監視器所取代使用陰極射線顯像管(CRT)的彩色監視器和使用液晶顯示屏(LCD)的彩色監視器在圖像重現原理上是由區別的.
前者采用磁偏轉驅動實現行場掃描的方式(也稱模擬驅動方式),而后者采用點陣驅動的方式(也稱數字驅動方式).因而前者往往使用電視線來定義其清晰度,而后者則通過像素數來定義其分辨率.
CRT監視器的清晰度主要有監視器的通道帶寬和顯像管的點距和會聚誤差決定,而后者則由所使用LCD屏的像素數決定.CRT監視器具有價格低廉,亮度高,視角寬,使用壽命較高的優點,而LCD監視器則有體積小(平板形),重量輕,圖像無閃動無輻射的優點,但是LCD監視器的主要缺點是造價高,視角窄(側面觀看時圖像變暗,彩色飄移甚者出現反色),使用壽命短(通常LCD屏幕在燒機5000小時之后其亮度下降為正常亮度的60%以下,但CRT的平均壽命可達3萬小時以上)等缺點.應該肯定的是:價格,視角和使用壽命是影響LCD監視器普及的三大瓶頸.當然,LCD作為平板顯示器件的一項最為成熟的前沿產品,已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有關廠家的重視,其技術正在不斷地進步.目前新型采用面內切換技術的薄膜品體(TFT)工藝的LCD屏的水平視角已可達到160°,垂直視角已可達到140°;與此同時,LCD屏的價格將隨著產品的逐步普及和產量的逐步上升而逐漸下降;LCD的使用壽命也將隨 著LCD背光源及液晶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而提高.
因此無可置疑的是若干年后(可能是5年或10年之后)LCD監視器完全有可能取代CRT監視器成為監視器市場的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