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慧聰》的論壇上我發了幾個關于DVR產業發展的帖子,瀏覽的人不算少,下面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溝通的行業朋友也很多,總體來說大家都有一種 “拔開云霧見青天”的愿望,希望看透DVR市場與產業發展的趨勢,發現“DVR規律”。
我在此不敢妄談“DVR規律”,只能融合近期DVR市場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演繹與推理,和大家一起探索更符合市場發展的“DVR相對規律”,共同指導我們這些長期從事數字化安防產業的同仁們,去進行新一輪DVR的中國式革命DVR的歷史至今將近8年的時間了,DVR的產品形式正在不斷地豐富與完善著,但總結其變化的規律不外乎以下幾點,提出來與大家共勉。
市場需求對DVR發展的影響
在DVR的初級階段,DVR的產品形式全部都是基于計算機平臺的,通過視頻采集卡,利用計算機資源對采集的數字音視頻進行壓縮與存儲,大家都稱之為軟壓型的DVR,由于計算機資源有限,只能滿足4路左右視頻圖像的全實時監視與存儲,無法滿足更高路數的監控市場的需要。
為此,第一代基于專業化圖像處理芯片設計的MPEG1音視頻壓縮卡開始出現,利用板卡對音視頻信號進行壓縮處理,大大降低了對計算機資源的依賴,DVR產品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這種產品的推廣與應用快速促進了數字化產品對模擬產品的取代,數字化市場逐步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市場的發展迅速拉動了整個產業對DVR產品的功能需求,但是基于專業化圖像處理芯片的研發速度根本無法跟上市場的步伐,應用軟件的靈活性在此種芯片上無法發揮,無法及時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功能需要。而有的板卡制造商預見到這種市場發展的趨勢,采用了一種DSP芯片的方案,可以通過靈活的軟件設計開發音視頻板卡應用的SDK程序植入DSP芯片,代替專業的圖像處理芯片,可以通過SDK的不斷升級滿足市場功能性增長的需要,這種DVR直到現在依然是產品的主流模式。在以上幾種產品形式的不斷轉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都是市場的需求拉動技術的變化,進而形成對DVR產品表現形式的影響,但DVR產品的價格基本上波動不大,產品的增值主要是技術引導的趨勢,企業不同產品之間競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技術的差異化,而技術的差異化又是通過產品的功能所表現出來。但隨著市場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市場的功能性開發越來越少,產品的競爭點開始轉變,從技術為主導的功能性競爭轉變為以成本為主導的價格性競爭,行業的“價格戰”開始出現,并迅速呈現惡化趨勢,一時間價格戰“狼煙四起”,為了適應“價格戰”的需要,大多數公司都從成本上做文章,想法設法地降低成本,有的企業鋌而走險開始用非正當手段來降低成本,而也有個別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開始探索新的產品形式去降低成本,應對“價格戰”。嵌入式DVR的出現是價格戰發展的產物嵌入式DVR出現的時間是2001年底,在市場中成型產品出現的時間是2002年中期,前期的嵌入式設備雖然問題百出,但生產廠家為了突出“賣點”仍然廣泛宣傳“永不死機”的概念,強調性能“超級穩定”,利用產品嵌入式結構特點將可能帶來的一種完美性能趨勢宣傳給用戶。由于當時的PC式DVR的生產廠家大多數沒有嚴格的生產工藝保障,“價格戰”使得大多數生產廠家在使用配件和生產管理方面盡量降低成本,產品質量很難滿足市場的要求,這些廠商數量卻占行業的90%之多,而規范生產廠家的產品價格較高很難形成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只是在一些重要行業的領域里使用,日漸久之,就形成了大家對PC式DVR性能“怕”的心理,此時,嵌入式倡導的“穩定性”概念滿足了市場迫切需求,即便當時也不穩定,但也畢竟給用戶一種希望。雖然嵌入式誕生的時候其性能甚至比PC式DVR還不穩定,但是其嵌入式DVR的價格優勢卻非常明顯,在“價格戰”紛飛的歲月里,這就是救命的稻草,沙漠的甘泉。于是乎,各DVR廠家、渠道蜂擁而上開發嵌入式DVR,沒有核心技術的就OEM、ODM,一時間賣嵌入式的廠家鋪天蓋地,“永不死機”,“連續運行10萬小時”的廣告充斥著大家的眼球。2002年的“嵌入式風”并沒有刮起來,像夏天臨海的臺風來得兇,走得也快。由于產品功能、性能與宣傳的差距極大,用戶有一種上當的感覺,致使許多前期投資嵌入式研發與生產的企業折戟沉沙,嵌入式產品市場開始“冷卻”。但在這一輪“交鋒”中,嵌入式所表現出來的成本優勢使得許多致力音視頻技術開發的企業垂涎三尺,新一代針對穩定性需求的嵌入式DVR產品呼之欲出,“穩定性”概念與“成本性”實惠成為嵌入式DVR的兩大殺手锏,尤其是當時產品價格方面優勢更為明顯,也可以說成“穩定性”是當時嵌入式DVR的外衣,而“價格”才是其引導市場需求增長的真正手段,所以我將嵌入式DVR的出現歸結為價格戰發展的產物。由于嵌入式DVR的價格不斷下滑與透明,工程商渠道的增值最大化變得非常困難,一個工程的利潤已經少得可憐,為了中標DVR價格就再也沒有高起來過。原來不規范、靠價格取勝的一些PC式DVR整機生產商只能偃旗息鼓,PC式DVR整機商得到市場的優勝劣汰,只有一些少數具有技術優勢、產品生產規范、產品穩定性好、售后服務周到的企業走到了最后,成為PC式DVR產品真正的代表,依托他們的這些優勢拉動了新一輪“PC式DVR與嵌入式DVR”之間的全面競爭。
PC式DVR與嵌入式DVR的競爭焦點
首先,嵌入式DVR的出現是作為PC式DVR的替代品而出現的,在技術方面相對PC式DVR來說基本上不具有優勢,功能的完整性更不用說。但其宣傳的“賣點”主要是突出表現產品的穩定性與低價格,這正是PC式DVR產品在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再加上原來很多做PC式DVR的企業丟掉服務,棄客戶而去,遺留下一片“PC式DVR”罵名,“穩定性”的概念更加營造了嵌入式DVR發展的市場環境,同時隨著市場的發展,依托技術的改進,嵌入式DVR的穩定性的確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另外,PC式DVR廠家的板卡供應商基本上都生產嵌入式DVR,這樣就造成板卡價格的下滑速度總是落后于嵌入式DVR,使得嵌入式DVR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在價格混戰的時期,這就成了眾多買家選購的第一要素,所以說,市場競爭的核心還是價格。
但是飄浮在市場表面的競爭焦點卻并不只是“穩定性”與“價格”這兩個方面,嵌入式DVR廠商突出宣傳嵌入式產品的一體化或趨向一體化的硬件結構,強調“嵌入式硬件結構是產品穩定性的根源,凡不是這種結構的DVR設備就很難做穩定”,而作為PC式DVR就反過來質問嵌入式DVR不具有擴展性能與軟件定制化的靈活性,以及其他應用軟件的功能等等。這樣我們看到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瞎子鄙視聾子聽不見,聾子鄙視瞎子聽不見”, 如果都這樣吵,“VCD與電腦光驅”豈不是也要打上一架?安防行業的不規范性決定當前這種DVR市場的“眾生像”。
PC式DVR與嵌入式DVR的發展與統一
在這種無謂的爭吵中,DVR的制造商不禁要想能不能將“瞎子”正常的聽覺與聾子正常的視覺結合為一個整體,設計一款結合PC式DVR與嵌入式DVR優點與一體的DVR呢?如果可以那么以后在行業里PC式與嵌入式之說將漸漸消失,“DVR”也就是DVR了。從當前的市場來看,這種趨勢應該會成為一種可能。
首先,PC式DVR為了面對嵌入式DVR的競爭必須找到更好的產品方案,在保留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產品的穩定性與降低產品的成本,現在有的企業開始吸收嵌入式DVR將應用軟件植入硬件運行的結構優勢,開發出一種嵌入式軟件植入電子盤中作為系統的硬件固化,達到快速讀寫的目的,同時大大降低了PC式DVR因系統盤故障而產生的故障率,產品穩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與當前嵌入式DVR的穩定性完全可以媲美。
當然嵌入式DVR也不堪落后,利用新的操作系統平臺,開發許多新的應用功能,完善嵌入式DVR不足的網絡功能,數據庫管理功能,甚至有的嵌入式DVR在使用遙控器的基礎上有增加了鼠標與鍵盤,來滿足越來越多習慣電腦模式操作習慣的要求。
這種統一不是偶然,而是市場需求的集中體現,因為無論PC式DVR還是嵌入式DVR都有相互無法取代的優點,也都有相互無法抹殺的缺點,只有集兩者優勢于一體,保證產品的技術性、網絡性、擴展性、穩定性、成本性、服務性的全面提升才能成為未來DVR的新代表,PC式與嵌入式DVR走向全面的統一。
當然,由于這兩種產品的各具有一些根本性優點,也決定了它們在走向統一的時候會各自向一些新的應用領域發展,PC式DVR可能趨向管理型應用,代替一些大路數矩陣設備或一些中心存儲設備,嵌入式DVR會可能更趨向低路數的廣泛應用,進入一些民用領域,類似現在一些DVD帶硬盤存儲的產品。
后DVR時代的到來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數據的存儲位移會發生很大變化,將由現在的本地化存儲為主逐步發展為異地存儲為主,信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信息的管理應用得到廣泛認可,“監控為管理服務”將成為現在安全需求應用的巨大補充。在完全網絡的社會環境里,后DVR時代必將到來,當前大容量DVR已經完成使命,小容量DVR數字化存儲成為市場的主流,我將之命名為數字存儲服務器,英文縮寫為DRS(Digital Recorder Server),它不僅可以完成數字化的使命,還要完成一定的存儲功能,更要滿足一些用戶個性化的管理要求。
DVR不會消失,只是在許多數字化產品中留下了DVR的影子,留在我們這些第一代研發、生產、銷售、安裝、使用DVR的人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