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洋電視從大賣場的撤柜,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合資彩電廠家與連鎖賣場之間的恩怨故事這不是第一起。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國美等大賣場以低于進貨價銷售平板電視,價差向廠家索取,當價差款積累到一個較大的數目,廠商之間就很容易產生分歧。不過,廣州國美的廣宣經理王勇宏告訴記者:“國美最近加大對國產平板推廣的力度,并不是因為與合資平板有什么摩擦。”國美的降價有兩種,一種是“藍卡”讓利,即與廠家簽了備忘錄,這種降價是在廠家同意的基礎上的;另一種是“紅卡”讓利,即是國美在廠家給國美的“返點”范圍內讓利,是國美自己的讓利。
“我們是在刀刃上走路。”王勇宏說,因為廣州國美有時一天會有1億元的銷售額,如果讓利10%,就是1000萬元了,假如廠家不承擔,這就等于耗掉廣州國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盈利,“這樣的風險,我們是承擔不起的”。
但王勇宏也坦言,的確存在著一部分“藍卡”讓利之后、廠家沒兌現價差的情況,國美也因此被壓住一些款項。因此廣州國美目前已暫停“跑馬圈地”,轉向精細化經營。在新的經營模式下,不希望再采取“藍卡”讓利的方式,而會更多采用“紅卡”讓利。
但是,由于國美將平板電視“殺價”銷售,甚至低于廠家的批發價,這不僅引發價差款的問題,還帶來一個新的現象——國美不僅做零售,還做起批發。據記者了解,廣東肇慶等一些珠三角外圍城市的商家從國美進貨,然后轉手至二三級市場。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這對廠家現有的經銷渠道以及國美二三級市場的門店都會帶來沖擊,造成價格混亂。
而索尼華南地區負責AV銷售的有關人士也坦言,合資品牌在二三級市場的銷售網點沒有國產品牌那么豐富,因此借用大賣場向下面市場滲透的情況是有的。索尼目前也在二三級市場慢慢建立自己的渠道。
“批發可以彌補廠家的市場空白,我們會在適度范圍內發展批發業務。”王勇宏說,為了避免沖擊自身在二級市場的門店,國美已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規范:一是批發價只給經銷商適當空間,且要求其零售價不得低于國美在二級市場門店的零售價;二是批發也需廠家同意,國美需與廠家簽署備忘錄。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現大額價差款爭議的問題,既與國美等大賣場經常“打穿價”來賣、追求銷量有關,也與索尼、三星等合資公司今年為了爭奪中國市場老大地位而默許低價操作不無關系。現在雙方都在檢討,對一些過低價格來操作市場的業務員進行調查。
一位國產彩電品牌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國產品牌前幾年也出現過類似情況,因此現在對于大賣場進貨價與終端零售價一致性的執行都十分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