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的十一黃金周市場,對于平板彩電廠商具有著不同的意義。這是國家節假日放假辦法調整后的第一個黃金周;是奧運商機和后奧運效應的分界點;也是諸如松下這樣在奧運期間銷售欠佳的企業補貨的最佳機遇;同時奧運期間收益良好的國內平板彩電企業也想借黃金周期間的火爆行情再大賺一票。
特殊的意義令各路彩電企業分外看重十一彩電市場。提前的營銷活動早已展開。中秋佳節前后,平板市場各尺寸產品價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以康佳等為首的國產平板品牌陣營紛紛把價格壓倒新低點。同時,索尼等國際巨頭也毫不手軟,利用原有產品減價或者新產品低價入市的方式大幅壓低市場產品售價。一場中秋、國慶雙節的平板電視價格崩盤戰已經提前上演。
據悉,中秋佳節到來前期,康佳率先將旗下的32英寸液晶電視、37英寸液晶電視、42英寸液晶電視以及47英寸液晶電視價格分別下調至3999元、5399元、5999元以及7999元。其中除了32英寸產品曾經在07年初一段時期內出現過3999元的價格外,其它產品均創造了平板電視產品新的最低價格。
在中秋之后的第一周內索尼作為國際視聽產業的領導者,也推出了一款32英寸的超低價位平板產品。該款產品的官方指導價位僅有5499元。這是索尼32寸平板產品最低的上市官方指導價。作為官方指導價往往遠高于最終的產品售價。以索尼目前產品線結構來看,此款產品和被用于與國產品牌3999元及其一下價位的產品抗衡的型號。
此外,通過市場實地走訪筆者了解到,目前平板電視產品,尤其是大尺寸產品的價格暴跌現象不是個別的。例如不足四千元的32英寸液晶電視多大七八款,六千元以下的37英寸液晶電視也有六七款之多。不僅國內傳統品牌產品價格普遍走低,外資巨頭也紛紛采取低價格策略吸引市場關注。
業界認為平板電視產品的價格下降主要是由于上游面板產品的價格持續走低所致。進入08年以來,隨著面板企業新產能的開出,中等尺寸液晶面板明顯成供過于求的態勢。雖然部分企業采用了減產的措施,但是市場總體走勢依然趨向于面板產能過剩,消費結構進一步轉向買方一邊,進而導致了液晶面板價格的持續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