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產品技術方面的一些硬件條件,根本決定一個投影品牌的成績還有諸如陣營和渠道選擇等重要因素,即便說3LCD代表當下日系的共同利益或許并不過分,而臺灣品牌完全就是DLP根據地,加之本土民族品牌和一些低端山寨產品,可以說在主流市場上已經過于擁擠了。
相信LG是借鑒了三星投影的經驗的,而且他們也的確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同樣選擇新光源技術的切入,同樣選擇了更為開放的DLP技術為主打,并且都推出具有便攜和袖珍概念的產品,并進一步整合自己原有資源,來輔助投影機的增長(如投影手機)。
不過雖然LG是以三星為鑒,但這兩個品牌除了保留了產品設計方面的特色之外,LG的回歸雖然很有些激進但實際經營上卻很穩健,沒有盲目的大規模發布產品和進行渠道擴張,這樣的選擇除了有經濟危機的影響之外,更多的還是依賴對當前市場發展的判斷。
而從過去一年投影機行業的整體格局來看,所以投影機依然價格戰不斷,其實市場整體規模擴大的影響相當有限,更多的還是產品的差異化做得不夠,包括主要廠商的野心不足,而LG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包括渠道選擇上也與品牌具有同樣的對位效果。
除了眼前一亮的效果之外,在談到LG投影機的下一步市場運作,北京神州泰豐石濤說,將會繼續依托于既有的專業渠道體系,進行產品市場的拓展。同時,也會針對性的開拓一批新的渠道伙伴。有著投影機產品運作經驗或零售行業開發背景的經銷商,將會成為公司渠道招募的首選。
當然,LG在投影圈中的品牌影響力還非常有限,其品牌形象還需要全面加強。但只要LG真心想在國內投影市場大干一場的話,相信憑借LG的品牌的綜合實力,還是應該能拼出一片天地,不過即便LG不能迅速沖入一線,我們依然歡迎這樣激進的攪局者,正是他們的存在才使得行業走的更快,也祝福LG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