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本報記者還了解到,2008年11月創維又重新與深圳沃爾瑪山姆店達成了合作協議,回到了面向高端會員客戶的山姆店。
時間回溯到2006年5月,當時深圳本地最大的電器連鎖順電確立以銷售外資品牌彩電為主的戰略,并放棄與所有中國彩電品牌長達十余年的合作。同年底深圳沃爾瑪山姆店也采取了“封殺”國產彩電品牌的做法,這讓當時市場份額開始大幅萎縮的國產品牌的處境艱難。
在度過了最困難的兩年后,根據中怡康市場調查數據顯示,國產平板電視從2008年5月開始,在一級城市的市場份額從最低谷的15%上升到今年1月的60%,這讓當初有些“落井下石”的順電和沃爾瑪山姆店改變了態度。
負責上述談判的創維中國營銷中心深圳大區總經理劉橋明稱,“在2006年退出前,創維在深圳順電11家店的銷售額達2500萬元,在沃爾瑪山姆店的銷售額則超過1000萬元,這次重新返回后,規模將提高50%以上!
記者了解到,在創維成功重返順電和沃爾瑪山姆店后,TCL、康佳、海信等國產品牌也在與順電進行類似的談判,這意味著國產平板作為一個陣營將重新占領此前被洋品牌占據的渠道。
順電采購總監任欽告訴本報記者,“創維與順電恢復合作是我們的一次嘗試,如果成功有可能復制到與其他中國平板企業的合作中,但具體事宜目前不方便透露!
據悉,順電以往的15家門店主要集中在深圳、東莞、惠州等地,2008年下半年也首次走出廣東,在北京、蘇州開設了兩家門店,目前在深圳家電市場銷售份額在30%左右。
2006年前后,外資品牌實施價格戰,除了大幅降低產品價格,還不惜花費高昂費用搶占、沖擊國內家電銷售渠道,當時國美、蘇寧的主要門店最顯要的位置都被外資品牌以高昂的“進場費”占領。
深圳順電總經理費國強告訴本報記者,“外資品牌在深圳的占有率當時已經在75%左右,而國美、蘇寧的規模優勢擠占了順電的利潤空間,我們必須向高端轉型,這決定了我們的銷售產品要以占主流的外資品牌為主,這樣可以提高利潤率并形成與國美、蘇寧的差異化競爭!
然而,順電的目標似乎并沒有達到。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表示,“到2008年下半年,外資品牌持續的戰略性虧損已讓外資品牌不堪重負!
據業內介紹,在全球金融危機擴大后,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收縮,與其合作的家電連鎖企業特別是順電的利潤率嚴重受損,這使得順電不得不在兩年之后,重新考慮與國產彩電的合作。
劉橋明表示,“這次是順電主動找到了我們,而且入場的條件要優于以前,這背后其實是中外平板競爭格局的變化!彼J為,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如果拒絕與國產品牌合作就意味著要放棄60%的市場份額,顯然對于正在醞釀全國擴張的順電來說,不是明智的選擇。
記者從國美、蘇寧獲得的2009年1月的最新數據顯示,TCL、創維、康佳等企業都進入了銷售量排名的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