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國內數家彩電大廠紛紛發布春季新品。巧合的是,這些廠商好像是商量好了,大伙產品主打功能均是“網絡”:即能上網的電視。
面對全球范圍的3C融合趨勢,電視該不該上網的問題已經爭論許久。以電腦企業為主的陣營認為,在3C融合的背景下,“上網”這件事情還是應該交給電腦來做,電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顯示終端就可以了。
但是,彩電企業卻對PC廠商的3C融合方案大加反對。他們認為,彩電作為目前家庭娛樂的核心,在未來其功能只會更加全面,而不應該淪為電腦的附屬顯示產品。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09年包括創維、海信、海爾、TCL、長虹、清華同方幾家彩電巨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上網電視”。
TCL MiTV互聯網電視
彩電廠商力推電視上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上誰的網”。互聯網很大、內容很豐富,依靠嵌入式系統實現的上網功能短期尚不能形成普通電腦那樣強大的功能:電視上網必須要求所上網站滿足電視產品的特殊接口要求。在解決內容難題上,國內彩電廠商的表現體現出南方和北方企業不同的思路。
位于長江以南的長虹、創維和TCL的上網電視傾向于自己解決內容問題。
早在三年前,創維就聯合朗科開辦了自己的高清電影下載網站,為自己的酷開電視提供電影和音樂內容。目前酷開網站已經實現了由最初的完全開放的免費格局,向需要注冊認證的收費格局的轉變。筆者在酷開網了解到,該網大部分電影均需VIP注冊付費下載,極少數免費內容也需要注冊登錄才能下載。
與創維形式類似,TCL最新推出的上網電視也采用“自建網站”的內容提供方式。只不過目前TCL高清下載網站尚處于全面免費階段。而有關其后的發展方向,TCL并沒有否認可能采用付費下載模式的可能,并同時表示TCL不排除和國內其它網絡平臺進行合作運營內容網站的可能。
與TCL和創維力推電視看大片不同,長虹上網電視的重點是“教育”。長虹通過億元投資建立了一個叫做“樂教網”的站點,為長虹電視機用戶提供各種教育資源。樂教網目前只能供長虹用戶內部使用。
在長江以南電視企業紛紛自己開設網站的背景下,長江以北的企業,海信、海爾和清華同方更多的選擇了與現有網絡巨頭合作的模式。
海信藍媒電視的合作伙伴是新浪網。通過與新浪的合作,海信電視可以實時了解新聞、股票、天氣等網絡資訊信息,并可以享受大量的網絡音樂和電影帶來的嶄新娛樂體驗。海爾電視的合作伙伴是搜狐,通過與搜狐的合作海爾電視用戶可以很好的享受搜狐提供的4萬部大片。清華同方則選擇了國內高清節目主要供應商,上海文廣作為合作伙伴。依托上海文廣的“制作”背景,清華同方網絡電視可以享受更為豐富的網絡高清視頻節目。
在網絡電視內容選擇上的不同,帶給了不同企業不同的產業前景和風險。
創維、TCL、長虹等自建網站則意味著他們要為其采購的正版內容自負盈虧。海信、海爾、清華同方依托合作伙伴的方式,則具有更多的服務不穩定性風險,同時一旦內容板塊可以盈利,他們的分成也要遠遠小于自建內容支持體系的創維、TCL、長虹等企業。
從短期來看,自建平臺的投資大、內容維護成本高、但是版權風險小;依托合作伙伴投資小、內容多樣性較強,但是隨著而來的版權管理也更復雜。而在長遠上,電視上網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內容盈利的前景也非常樂觀,自建平臺的收益比例會更高;與它人合作則意味著要為別人做嫁衣。
尚不明朗的產業規律和各種潛在的風險是導致不同企業在網絡電視上做出不同“選擇”的最主要原因。現階段,網絡電視的主要任務,以及廠商行為的出發點更多的是解決“有與無”的問題,是解決如何將更多的消費引導到網絡電視這個新興產品上的問題。以這樣的觀點來看,筆者認為網絡電視的瓶頸還在于如何以娛樂為中心提供多種的服務。
自建網站,固然能在短期內解決高清電影下載和電影娛樂的問題。但是長期運轉則面臨如何盈利、如何保證快速大量更新等難題。和門戶的合作也面臨著,門戶對娛樂產品依然是外行——他們更多的定位是新聞資訊——的難題,門戶依然不能提供多樣性的娛樂內容。
在彩電產業3C化的工程中,彩電實現的轉折的本質是由單一媒體變成多種媒體的終端。其中,融合更多的網絡功能使其關鍵。有消費者表示,這個電視能(上網)看電影、那個能學習、有些能卡啦OK、有些能玩游戲,為什么沒有一臺產品具有全部這些功能呢?消費者在這里看到的是嶄新的娛樂環境和應用模式,而不是簡單的某一個功能。
因此,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彩電上網的主動權理應交給消費者,消費者來決定上網做什么、上哪個網、怎么上網:上網彩電的步伐應該邁的更快一些,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多樣的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