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科學技術與軍事教育
軍事教育信息化是軍事科學、教育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在軍事教育領域中的綜合應用。軍事科學和教育科學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信息科學是一門創立不久,正在發展完善的新科學門類。它是研究信息現象及其轉化規律的科學。信息科學以信息為基本研究對象,以信息運動過程和轉化規律為基本的研究內容,以信息科學方法論為基本研究方法,以擴展人的信息功能為基本研究目標。信息科學研究的具體內容包括:關于信息的性質和度量方法,信息獲取與檢測識別,信息的傳遞、存儲、處理、再生與控制,信息過程全局優化等各種相應理論,其中最核心的是信息、知識和智能的轉化理論,以及信息論、知識論和智能論的統一。[2]人類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傳遞、檢測、識別、處理、存儲、控制和利用的技術稱為信息技術。從功能上也可以說,凡是能夠用來擴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術都是信息技術。信息科學的研究實踐對于信息技術的進步發揮了關鍵的指導作用,使信息技術各個原來獨立的分支——傳感與測量、通信與存儲、計算技術、信息處理、決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控制技術、自動化技術、顯示技術、系統技術等相互地聯系在一起,大大促進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進步。對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軍事斗爭等發揮出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使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及信息化戰爭時代。
軍事是對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反應最敏感的行業之一,一些高新技術成果往往最先應用于軍事領域。有些科技成果是由于軍事上的需要而催生出來的。現代信息技術一出現就在軍事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網絡技術、計算機及多媒體技術、虛擬仿真技術、衛星通訊技術、遙感遙測技術等,已經成為軍事信息技術的主體。信息戰、信息化戰爭、軍事信息化建設成為各國軍事部門的關注熱點。軍事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訓人才和從事軍事科學研究。為了實現軍事信息化和信息化戰爭的勝利,必須推廣應用信息科學技術、大力培訓信息化人才。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建設信息化軍隊的戰略任務,軍事教育必須改革發展,加速信息化建設,并從理論上、政策上對軍事教育信息化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支持。
(二)軍事信息化
軍事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現實中表現為軍隊的信息化。關于信息化的內涵,2002年10月22日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頒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信息化重點專項規劃》中作了界定,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主導,信息資源為核心,信息網絡為基礎,信息產業為支撐,信息人才為依托,法規、政策、標準為保障的綜合體系。”從哲學角度看,信息化本質是生產力的進步;從社會發展角度看,信息化是社會形態向信息社會轉變的動態過程;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信息技術是信息化的主要推動力;從資源利用的角度看,信息化是信息資源得以大規模開發利用,并取代物質、能源成為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過程;從軍事角度看,信息化是軍隊提升現代作戰能力的重要途徑。[3]
軍事信息化對于迎接全球性軍事信息化挑戰,促進我軍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現軍事信息化是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迫切要求,推動軍隊作戰能力產生質的飛躍的基本途徑,也是構建軍隊核心能力的內在要求。當前我軍信息化的任務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即作戰戰備信息化、武器裝備信息化、后勤保障信息化、教育訓練信息化、軍隊管理(包括行政管理、裝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政治思想管理)信息化等。其中教育訓練信息化是關鍵性的一環。
(三)軍事教育信息化
軍事教育信息化是軍事信息化的內容之一,也是軍事信息化與國家教育信息化的結合點。所謂軍事教育信息化就是軍事教育領域里的信息化。具體地說,軍事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軍事教育訓練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開發利用軍事教育資源,優化軍事教育過程,培養和提高官兵與學員的信息素養,促進軍事教育現代化,加強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過程。這個定義的內涵有以下幾點:
1、軍事教育信息化以在軍事教育領域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主導,信息化的程度高低的標志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普遍程度和水平。軍事教育信息化要以信息資源建設為基礎和先導,廣泛充分地運用信息技術。
2、軍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務是充分開發利用軍事教育信息資源,優化軍事教育過程,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擴展和提升軍人的信息功能,使軍事教育信息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利用,使軍事教育過程達到最優化的目標。
3、軍事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官兵與學員的信息素養,促進軍事教育的現代化,加速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未來的高科技戰爭。
4、軍事教育信息化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的快慢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發展將是逐步的、漸進的、長期的。
二、 軍事教育信息化的領域與范疇
(一)軍事教育信息化內容體系的六要素
1、信息技術應用。這是軍事教育建設的主陣地。
2、信息資源。它是無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應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發揮其效益高、損耗小的優勢,是信息化的核心。
3、信息網絡。它是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是信息傳播、交換和共享的必要手段。目前的信息網絡分為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三種,三網交叉互補。三網融合、天網地網互聯是發展的方向。
4、信息技術和產業。這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5、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的關鍵,培養信息化專業人才是信息化的關鍵性工作。軍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如此。
6、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它們用來規范和協調信息化體系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是國家和軍隊信息化快速、持續、有序、安全、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4]
以上六點內容同國家信息化體系是共同的。在具體內容上,軍事教育信息化有其具體的體現。
(二)軍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體系
1、 全軍教育訓練信息化建設,由軍委領導,總參謀部主抓,四總部協作共管。
2、 各軍區、軍兵種教育訓練信息化。
3、 軍隊院校教育訓練信息化。
4、部隊訓練機構教育訓練信息化。
(三)現階段軍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務
2003年2月,總參謀部制定下發了《軍隊院校現代化教學工程方案》,對現階段軍事教育信息化的重點任務與目標作了部署安排。
1、軍事教育信息化人才建設。構建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模型,2003年建立起指揮軍官、參謀、科學家,技術專家和士官五類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模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建設,重點建設一批軍事特色鮮明和優勢明顯的專業。
2、發展信息化教學。推廣應用“聯合99工程”和網絡工程建設成果,2008年普及校內網上教學,實現指揮院校網上聯合教學;擴大遠程教育范圍,試辦網上虛擬大學,按期完成《軍隊現代遠程教育2001-2010年發展規劃》目標。
3、教學環境與信息資源建設,建立起系統配套、功能完備的教學基本場所,便捷高效、技術先進的公共服務體系,內容豐富、開發共享的教學信息資源。
(1)完善教學基本場所。2005年前,所以教室具備多媒體教學功能。
(2)建立公共服務體系。擴容軍事訓練信息網,優化圖書信息管理系統,擴大電子閱覽室的功能和規模。2005年前,全軍院校園區網主干速率達到1000M以上,網絡終端覆蓋全部教學場所和教員、學員宿舍,全軍院校館藏文獻上網互聯。2010年全軍院校所有教員和學員人人有電腦,臺臺都上網,建成數字圖書館,實現全軍院校“一個館”。
(3)開發教學信息資源。2003年頒發《網絡課程建設標準》;2004年制訂軍隊院校學科專業網站建設規劃和建設標準;2005年形成學科齊全、內容先進、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學科專業網絡體系,完成百門精品網絡課程和50個虛擬實驗室建設任務,建成系統配套、豐富實用、開放共享的多媒體教材庫和素材庫,所有課程均具有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4、加強教學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法規體系;強化質量監控機制;改進教學管理辦法,2005年頒發《軍隊院校學員管理規范》,完善推廣軍隊院校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和教務管理系統,實現院校教育信息采集和統計的自動化。
總部對于部隊訓練機構的信息化建設也作了安排。當前全軍部隊正在以打贏信息化戰爭為目標,全方位地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教育訓練活動。《解放軍報》今年大量報道了部隊軍事教育訓練信息化的生動事例,如:《構建信息化人才培養平臺》(4月23日第9版)、《以信息化訓練促進官兵素質提高》(5月19日第1版)、《用理論創新推進信息化建設》(5月20日第六版)、《綜合信息資源實現集約配置》(5月26日第一版)、《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6月12日第一版)等。讀后讓人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