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經濟危機給全球消費電子造成了很大沖擊,外資企業紛紛押寶中國,國內企業不斷尋求突圍。在這種背景下,你如何判斷今年中國彩電市場的變化?
楊東文: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企業重新排位的最佳時機。近年來,國內六大彩電品牌的競爭很激烈,但差距并不明顯。但今年情況很特殊,我認為今年六大國產品牌在液晶上的差距會拉開,第一梯隊的銷售額應該在 150 億元以上,而第二梯隊的銷售額應該在 100 億元以下。
記者:你認為今年彩電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哪里?創維將如何應對?今年的市場目標是什么?
楊東文:今年預計國內彩電產能將達到 3500 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將達 2000 — 2300 萬臺。液晶電視在中心城市的增長平穩,去年最多只有 20% 左右。而三四級市場則有 100% — 200% 的增長;谶@種判斷,創維重兵投入農村市場,三四級市場銷售網點今年將增加 60 %。
如果液晶電視今年的市場銷售能保持在 2000 萬臺,創維按 2008 年 18% 的市場占比可銷售 360 萬臺。這其中,外資企業會讓出一部分市場,還有一些此前的新銳企業如夏新、新科以及山寨平板退出后讓出的一部分市場。我們的目標是 400 到 500 萬臺。
記者: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您認為渠道網絡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楊東文:渠道網絡將發生大的變化。以前外資品牌只抱一棵大樹,押寶家電連鎖。但國產品牌卻擁有農村網絡和大型客戶渠道,渠道很豐富。近年來,超市等商業渠道的銷售增長迅速,像上海的大潤發以前只賣 21 英寸彩電,現在高端產品賣得很好。這表明未來新渠道一定會出現。對于格力、美的等企業建立的專營店,其模式是否合理暫且不論,但如果企業在一些主流渠道的銷售總是虧損的話,必然會刺激渠道的變革。
記者:今年以前,網絡電視還是一個陌生的產品。眼下,各家企業都推出了各自的互聯網電視,產品的賣點也不相同。你如何看待創維及其網絡電視新品?
楊東文:網絡電視及內容將是企業未來的一個新競爭焦點,以網絡電視為載體、以網絡內容為利益增長點,兩者可以相互發展與推動。創維已經把自己定位為電視內容的集成和管理者。
創維的酷開網未來能否贏得或者能否成為新的利潤點現在不好說,但它會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創維已經為此做了 3 年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