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產品是刁難客戶刁難出來的”,葉總用這樣的話來總結V2出海的收獲。在海外市場的打拼,令威速科技在產品、服務、營銷、管理等各個層面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檔次,應對各種獨特的客戶要求也更加得心應手。同時,海外“學習”的過程也給葉總流下了很多感慨。
“單純看V2是很成功的,但是中國視頻會議產業(yè),尤其是產品的實際應用還談不上成功”,葉總如此表示,“我們對國家的信息化建設貢獻的太少了!”。葉總告訴我們V2現(xiàn)在的成績離葉總的目標還有很遠距離。在海外市場,V2能夠親身感受到視頻通信等信息化技術給國外企業(yè)、外國的經濟注入的活力和競爭力。但是在國內,視頻會議應用依然僅限于國有單位、大型企業(yè),“服務對象不到一萬家企業(yè),而我們總共擁有幾千萬家的企業(yè)”。
葉總用滄海一粟,99.9%的數(shù)字形容目前視頻會議產業(yè)對國家經濟發(fā)展的作用和影響力。“03年,國外的視頻會議產業(yè)一家企業(yè)就可能有兩三億美元的銷售額,而直到今天整個國內視頻會議產業(yè)才二三十億人民幣”。在葉總看來,國內市場和國際發(fā)達國家市場對視頻通信產品應用水平的巨大距離足以否定國內任何一家視頻通信企業(yè)“賴以自豪”的成績,“面對國家經濟進步、社會發(fā)展的需要,V2作為視頻通訊領導型企業(yè)還有很多工作要作”。
談到V2科技下一步的計劃,葉總表示真正能夠推動了中國市場視頻通信產品應用的普及,才能說V2確實是這個市場的領導者。葉總認為,阻礙國內視頻會議產品普及的因素不是技術性的,也不是基礎通信設施性的,更不是中小企業(yè)的認識問題,而是現(xiàn)有的產品和應用模式的問題,是如何滿足客戶需求的問題。
“中小企業(yè),廣義市場最需要產品的易用性”。葉總向我們分析了現(xiàn)有視頻通信產品的情況。硬件產品造價過高擔負不起視頻通信產品普及的重任。“這個責任只能擔在軟件產品的肩上”。但是,市場主流的視頻會議軟件產品依然面臨著“使用中的障礙”。
葉總指出,面向大型企業(yè)的系統(tǒng),研發(fā)的核心重點是保障“效果”,保障“領導在應用中的感受”。這些企業(yè)在召開會議之前,均會有專門的IT部門負責會議的準備、設備的調試,進而保障會議的穩(wěn)定高效進行。但是,一旦視頻通信進入普通企業(yè)市場,沒有人能保障參與者不是臨時出差在外,也沒有人能夠確認產品具體應用的“IT環(huán)境”,更可能這些企業(yè)并沒有專門的IT支援機構。這些問題是視頻會議產品走向更普及的市場必須解決的問題。
“讓任何一個人都能自主的快速的完成會議過程的組織、準備和實施,是視頻會議普及過程中最重要的‘性能’要求”。葉總告訴我們,雖然軟件視頻會議產品具有價格低廉,相對部署成本更低的特性,但是由于軟件終端必需運行在客戶自備的硬件、軟件環(huán)境中,各種不可控的因素更多。例如硬件的版本,PC的形態(tài)、操作系統(tǒng)的版本和狀態(tài),其它系統(tǒng)功能的應用程序的影響,局域網(wǎng)絡防火墻和授權控制的影響等等。“這些情況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擁有成千上萬種完全不可確認的組合”。
在面對復雜的終端應用環(huán)境的時候,系統(tǒng)配置到底要多長時間:流暢的過程可能包括軟件下載只需要十來分鐘,但是一旦出現(xiàn)意外情況,則完全不可控制。在沒有專業(yè)的IT支持部門的企業(yè)——國內絕大部分企業(yè)面臨這樣的情況——有些問題可能是用戶自身根本解決不了的。
葉總認為,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普及根本在于產品的易用性,易用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使用過程中的易用性,二是使用前的易用性(即安裝、部署、會前準備),而傳統(tǒng)的軟件視頻會議系統(tǒng)雖然解決了“應用中的易用性,但是在應用前的易用性上、準備階段的易用性還有很大的問題”。說到這里,葉總長舒了一口氣,看得出來,葉總找到了解決視頻會議普及的真正之道,這就是V2經過了很長時間潛心研發(fā)并即將于今年8月份投放市場的一顆定時炸彈——V2 Flash視頻會議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