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三網融合已經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是過去十幾年中,中國的三網融合其實并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來自監管體制和運營體制的障礙。
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三網融合的推進綱要后,這一科技業焦點繼續在全國兩會上發酵。
3月4日,本報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將向本次人大會議提交《關于加速推進三網融合政策落實的策略建議》,其中提到分“三步走”建立三網融合的管理體制,即從成立國務院跨部委協調機構,到實體機構融合的“中間階段”,再到建立獨立的大監管機構。
身為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顯然對三網融合過程中的糾葛和博弈深有體會。去年8月,正當包括TCL在內的一眾家電廠商推出的互聯網電視銷售日漸火爆時,廣電總局頒布了通知,要求互聯網電視內容提供商必須具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要想實現三網融合,最終建立類似于英國OFCOM這樣的獨立監管機構非常必要,至少要先建立起類似于美國FCC(聯邦通信委員會)這樣的融合性機構。”李東生告訴本報記者。
“三網融合已經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是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的三網融合其實并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來自監管體制和運營體制的障礙。”李東生3月4日如是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其實以互聯網電視、閃聯電視、數字家庭為代表的三網融合產品在技術上早已成熟,但是由于廣電網、電信網和互聯網的條塊分割,三網融合的終端產品在2009年前始終難以真正進入市場。
李東生坦承,“前期我們推廣互聯網電視,甚至是數字電視一體機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兩種經營體制的差異帶來的困難。”
由于歷史的原因,具有公益性質的廣電運營商在全國范圍內分為了四級體制,而且一度存在著337家分散的廣電運營商,這導致電視機廠商和機頂盒廠商為了搶占市場就必須全國范圍內圈地。TCL多媒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我們推廣數字電視一體機這一前瞻性產品,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廣電運營商為自身利益的阻撓,數字一體機目前依然市場份額很小,而且我們要抽出大量人力到每個城市,甚至每個縣城來進行談判。”
對于2009年3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火爆起來的互聯網電視,李東生告訴記者,廣電總局發布相關通知后,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曾代表十多家彩電廠商來與廣電總局相關部門溝通,然而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態度,而工信部方面則對互聯網電視這一可以提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給出了明確的支持。
李東生在即將提交的建議中提到,長期獨立發展起來的兩個行業,在觀念上、行業標準上、行為準則上存在巨大的差異。
李東生表示,“雖然1月13日公布的三網融合政策在理論上已經排除阻礙三網融合的行政性障礙,但在實踐中,由于分業監管的體制問題并未解決,因而在執行時可能依然會困難重重,較易形成互相扯皮的局面。”
他認為,三網融合的實施絕不是簡單地全面開放電信和廣電市場,一放了之,“還需要繼續堅持和保護電信改革重組的成果和現有行業的合理準入規定”。
顯然廣電網、電信網在監管體制和運營體制的差異和沖突已經成為三網融合的關鍵障礙,然而要改變現狀顯然需要時間,為此李東生提出了“三步走”最終建立獨立監管機構的建議。
李東生告訴記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建立融合的有效的監管體制,就必須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他認為,第一步要成立國務院部委協調機構,“要改變此前分割的現狀,需要強有力的高層領導和協調,需要負責任的專家咨詢,需要公開的全方位的民眾監督以高效的機構來執行”。
“三網融合一定要在高層行政的干預下推進,這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李東生說。事實上,目前國務院關于三網融合的實施細則依然在制定中,不過,相關方面已經將發改委、廣電總局、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公安部、財政部、商務部等十多個相關部委的主要負責人聯合起來建立定期的協調會議。
然而在國務院跨部委協調機構的成立中也自然會存在著各部門利益的博弈。李東生告訴記者,“關于三網融合的框架性協議各部委已經討論了幾年時間,目前10個試點城市的名單也要到5月才能出來,要落實實施細節顯然需要時間,我們的體制需要更高效。”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東生提出的第二步就是要實施實體機構的融合。李東生告訴記者,“僵化局面打開、積累一定經驗后,實現實體機構的融合,可以考慮在同一個部委下設立不同專業局來分別處理廣電和電信的監管事宜,目前美國的FCC就是這種模式。”
1934年成立的美國FCC是直接對國會負責的政府獨立機構,其通過控制無線電廣播、電視、電信、衛星和電纜來協調國內和國際的通信,并對進入美國市場的電子產品進行安全認證許可。
不過,FCC模式并非李東生建議的最終模式。他提案中提到的第三步就是建立獨立的大監管機構。他解釋說,“三網融合的運營系統相對成熟穩定后,則需要完全融合成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大監管機構實施全面監管職能,目前全球范圍內英國的OFCOM就是此模式的代表。”
除了監管體制的改革外,李東生還建議國家牽頭著手制定三網融合的整體技術性標準、規范和配套流程,同時盡快制定各項配套改革的政策和規章制度,如制定明晰的三網融合整體技術標準綱要草案并逐步完善;制定IPTV、手機電視、部分基礎電信業務、互聯網業務牌照的發放條件和流程;IPTV二次落地制的規范;互聯網互聯和結算的規則等。
另外,李東生還建議,從有效調控三網融合風險出發,建議實施建立“3+1”行業架構。即3家電信運營商加1家有線電視運營商,這既是國家有限資源的最佳配置,又是考慮了歷史和現實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