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蛙視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馬建光表示:“目前各個廠家能夠做到的平臺階段不一樣,譬如有的只能做到集中式匯聚,有的只能做到具有矩陣功能,有的能做成大的網絡。另外,某些廠家推出的平臺還沒有大規模的實際案例應用。由于標準不統一,不同廠家對平臺的理解差異很大,所以無法評論某個廠家的平臺如何如何。但大部分廠家的平臺當前都是一個孤立的信息島。” 英飛拓黎志洪也表示:“許多廠家的多業務網絡交換平臺功能看起來差不多,如一般廠家的多業務平臺都能實現數據、視頻、音頻(包括對講)、以太網、報警、電話等信號傳輸,廠家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需要通過模塊化實現相應功能的整合。但其交換方式等則大不相同,這也是不同廠家的平臺區別所在。交換方式主要體現在結構和管理方面,如矩陣的切換方式、站點管理采用嵌入式或其他方式等。”
此外,光端機傳輸平臺還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不足:如帶寬限制,普通光模塊都采用1.25G或2.5G的模塊進行傳輸,多路數傳輸往往需要采用波分復用技術,使得造價居高不下;非壓縮方式的定向傳輸特性,無法像IP網絡系統那樣能實現視頻的自由切換;中威電子石旭剛認為“要實現光端機傳輸平臺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像大容量高速光纖接入技術、復雜光纖網絡組網技術、大容量全實時高速交換技術、非壓縮/壓縮視頻融合技術等。這些高端技術不是一個普通的安防產品生產廠家能馬上掌握的,也不是靠抄抄板馬上就能抄到的。”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光端機傳輸平臺的發展,因此,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未來光端機的發展主要朝穩定性、可靠性、整合性、標準化和開放性、網絡化等方向發展。
穩定性、可靠性是提升空間
北京光橋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乃憲在采訪中表示:“視頻光端機還會由于圖像質量高、實時性好而存在一定時期。新一代IP網絡監控一個無可比擬的長處就是圖像的各種管理應用功能,因功能強大造價低廉而成為安防監控未來發展的趨勢。而視頻光端機更多的是在監控網絡中充當最前端的視頻的光纖傳輸功能。光傳輸平臺試圖去開發那些自己本不專長的功能,未融合主流的網絡、通信、圖像處理等技術,恐怕只能是事與愿違。”因此,他認為光端機廠商最主要的是重新定位,為客戶提供一個可靠的產品。產品和技術的不成熟、不通用、實際應用有限,這些都是穩定性的不利因素。
整合是必經之路
視頻光端機作為傳輸系統的一部分,必須與其他設備一起配套使用。各廠家設備在互聯互控方面并不盡如人意,所以將視頻光端機與其他設備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平臺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武漢微創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營銷部副總經理盧余慶表示:“系統化,提供全面的應用解決方案以及針對特定的應用改進產品,是突破瓶頸要采取的措施”。深圳市諾龍實業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王輝認為:“各家的產品均有各自的特點,所以系統或平臺之間的整合必須通過相關的硬件及軟件來完成。”英飛拓黎志洪則認為:“除了整合矩陣等功能,還包括整合后端的管理平臺。當圖像傳輸到后端,后端需要強大的管理平臺管理這些大批量圖像,后端平臺通常是只調取其中一路圖像,那系統如何實現多路圖像的自然切換,圖像又以何種方式存儲,有什么樣的管理平臺可以實現這種管理?這些都需要后端管理平臺有配套的硬件和軟件與之相匹配。”
此外,視頻光端機的整合,包括整合光端機的功能集成到另一種產品中及實現整個系統或平臺的大整合。天地偉業李天佑認為:“光端機可以與其他產品無縫整合,如高清攝像機、網絡視頻服務器等直接帶光纖輸出接口。即光端機功能集成到攝像機或視頻服務器等設備中。”但這并不意味著光端機會被其他產品所取代,光端機始終有其市場。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產品最終不會大批量使用,即不能成為主流產品,真正成為主流的是集成。
標準化和開放性,任重而道遠
雖然標準化是最好的整合方法,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其標準化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北京蛙視馬建光認為,設備的開放無非三種形式,一是業務端口開放(這一點很容易實現),二是非業務端口開放(比較難實現)。三是管理接口開放,這需要通過標準化的方式來規范。視頻光端機一直是一種非標準化產品,目前各個廠家的標準都是自己定義的,很難實現互聯互通。博康科技王教林認為:“未來視頻光端機有兩種發展趨勢,即誰在主推。一種是像H3C、電信等通訊類企業試圖用IP取代光端機產品。另一種是光端機廠家用平臺取代電信等的交換設備。這二者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只是大家在努力融合。目前市場上也有光端機提供IP接入,如電信提供光纖格式供光端機廠家使用。”可見,安防應用的視頻光端機或平臺將逐漸跟通信、專業領域實現融合,逐步實現標準化和開放性,實現與其他設備的互聯互通,組成一個成熟完善的監控系統,道路雖然漫長但卻是必經之路。
網絡化是最終要求
常州市恒信和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延平認為,網絡化發展是最終要求。針對網絡化,其又分管理和傳輸兩個部分。管理方面,網絡化是最終要求,監控系統越來越大,不可能只依靠人工進行管理,且人容易疲勞,有必要在網絡上建立管理系統,讓視頻監控時刻處于網絡系統管理狀態,針對某些問題,有目的性地處理。傳輸方面,網絡化是大勢所趨,但其存在問題,如圖像質量易受損,一般應用在某些行業的局部范圍內是可以的,若是用于級聯,數據量大則圖像質量可能有問題;之前傳輸的是數據信息,現在是對圖像進行傳輸,對網絡設備是一大考驗,如交換機、路由器等,所以網絡設備需要大發展,否則容易出現延遲、實時性不好等問題。目前行業用戶尚可勉強這樣在用,但家庭領域沒有如此使用,因為目前一般走互聯網傳輸也有不少瓶頸。
此外,對于部分場合需要實現高清視頻信號的傳輸,英飛拓黎志洪分析道:“目前理論上說實現光端機的高清傳輸并不是主要問題,使用純粹的網絡收發器就可以實現,若要實現綜合接入網絡型還需要光端機廠家繼續努力。目前光端機實現高清信號傳輸還未引起重視。”
序:
綜上所述,視頻光端機在視頻監控領域仍有較好的發展空間,因為現在的使用方對于視頻圖像的清晰度和流暢性要求比較高。基于不同廠家推出的光傳輸平臺,可謂特色各異,但光端機綜合傳輸平臺目前仍然是主要的光纖中央控制系統,現在也做的比較完善了,市場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還會繼續平穩地發展下去。此外,針對特定應用開發相應產品,也應該是視頻光端機產品未來發展的方向。正如中威電子石旭剛所示:“視頻光端機其實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去完善,未來發展方向可向上、下游領域延伸。”這些都有待更多的廠家去努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