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62億元,生產電影456部,電影市場一年間票房增長40%。但電影業的高速發展并沒有給碟片市場帶來起色,去年一年,市場反映賣得最好的是60年國慶大閱兵碟片,達到了1709張,傳統電影DVD只有《變形金剛2》銷量達到539張,算是爆了冷門。
市場現狀 國產電影碟市遇冷
說起現在的碟片市場,新華書店音像部業務員于月明告訴記者,“碟片上架一個月通常是一個銷售周期,正常好萊塢電影一個月能賣200張左右,比如《2012》就賣了169張,像《阿凡達》這種超大片加上藍光版本,賣了256張。要說賣得最好的,只有國慶60周年閱兵的碟片,賣了1709張,是正常電影的10倍,僅次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2585張。 ”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不管在哪家音像店,電視上放的畫面都是那些好萊塢大片,只有在一些國產大片的碟片剛剛上市那幾天,會放一些國產電影的片花,幾天之后繼續換回外國電影。一家音像店DVD業務負責人介紹說,“絕大多數國產電影一下檔就可以買到碟,甚至有未下檔就先出碟的情況發生。”雖然很多導演認為這種現象會給電影票房起負作用,但現實情況是,如果像外國電影那樣過半年再出碟,消費者可能早就忘記了這個電影,導致碟片完全賣不出去。
探尋碟片受冷原因
價格高
為什么碟片賣不出去?有人提出價格是重要原因之一。“不是說碟片賣得有多貴,是指和電影票相比。DVD碟片一般價格近百元,新一代的藍光DVD價格在100元到200元之間,而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僅在50元左右。在電影院看過一遍的情侶為了重溫一小段劇情,再花同樣的價格來買碟并不劃算。而《阿凡達》碟片賣得好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一家三口看一場的價格足夠買兩張碟了,倒不如買碟回家把高潮部分多看幾遍。 ”一家音像店的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片源少
由于電影市場在不斷壯大,DVD機在幾年前就已經成為主流家電,新的藍光格式也正逐步開拓市場,所以影碟市場不斷下滑的現狀令人更加困惑。那么碟片市場的主力影迷們又在通過什么渠道收藏電影呢?
記者在網上和幾位影迷進行了探討,得到的結論是,音像店的片源太少,缺少吸引人的片子。“只要電影好我們就會購買,但在國內正規銷售渠道根本買不到我們喜歡的那些好電影。 ”網友小青這樣告訴記者。
碟片的電影版本就是指DVD分區,目前世界分成六個區,北美是1區;日本、西歐是2區;中國內地是6區。每個區域的DVD只能播放該地區發行的DVD碟片。對于正版進貨渠道的音像店來說,他們只能進到6區的DVD,但正版6區DVD發行商數量很少,一般6區電影還會找專業配音演員為電影配音,所以許多著名影片并沒有6區版本,音像店就進不到這些電影的貨。
于月明告訴記者,能進到的貨其實新華書店都已經進全了。像今年推出的藍光專柜,雖然只有一個貨架,已經包括了全部可進的藍光電影了。但分區只是分地區,沒有要求分字幕和語音,所以6區的碟片可能也有英文配音,1區的碟片可能也有中文字幕,對于老影迷而言,在網上購買1區的DVD,配著字幕聽原聲反而是最好的選擇,懂行的影迷因此很少來新華書店購買碟片。事實上,國內很多地方可以買到這些1區、2區的影碟,販賣這些碟片的網店都很火,但從根源上講,這些碟都屬于走私碟。
盜版猖獗
國內的盜版市場一直很猖獗,賣出的碟片主要以幾元一張的盜版盤為主,以至于國產DVD機廠家考慮最多的是,購買者拿到機器后能否觀看市面上瘋狂壓縮的盜版光盤,于是紛紛打出了“超強糾錯”等口號。用網友的話說,中國賣的DVD機都是開了“外掛”,所以什么影碟都能看。
至于為什么國內DVD發行商少,盜版也是避不開的話題。于月明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只有3家發行商可以拿到外國電影的版權。當電影公司將片源在中國內地發行后,盜版碟很快就會傳開,最后可能會導致連成本都收不回來,所以他們選擇電影很小心。 見習記者孫晟源
■鏈接
DVD分區
為了保護各地區電影放映時的權益,美國八大影業公司共同制定了DVD區域碼。分區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發達地區的消費者不能到碟片售價低廉的地區購買DVD,從而影響到本地的碟市。二是因為電影上映時間在各個地區不一樣,有的電影在北美可能3月上映,9月出DVD,而歐洲在12月才能上映,分區就避免了歐洲影迷在9月就可以看到該電影的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