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術是否面臨著失去吸引力的風險?
日本消費者戴著特制眼鏡看松下3D電視時下3D電影、3D體育賽事電視轉播和3D女郎艷照已經泛濫成災,現在又出現了3D報紙版面。
《費城問詢者報》(Philadelphia Inquirer)今天說,下個月發行的部分報紙將引入3D技術,以展示其照片和3D廣告,其中包括一則百思買(Best Buy)的3D廣告。費城門戶網站Philly.com上也將使用這一技術,該網站與《費城問詢者報》同歸一家母公司所有。
《費城問詢者報》的發行人蒂爾尼(Brian Tierney)在聲明中說,大多數人把3D技術和電子媒介聯系在一起,但報紙中的3D體驗為讀者帶來革命性的體驗,以另一種方式吸引他們的目光。
在3D影片《阿凡達》大獲成功的推動下,各公司一直在3D熱潮中爭搶自己的那一塊蛋糕。盡管美國幾乎無人擁有3D電視,ESPN等多家電視臺還是啟動了3D電視網。
包括上個月的高爾夫球大師賽在內,許多體育賽事開始以3D模式轉播,卻幾乎無人觀看。本月早些時候,《花花公子》(Playboy)推出了第一期3D雜志,比中間插頁上的艷照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英國《太陽報》(The Sun)計劃于今年6月世界杯之前發行3D版。《太陽報》與《華爾街日報》以及制作《阿凡達》的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同屬新聞集團(News Corp.)旗下。
甚至《阿凡達》的創造者、讓笨重的3D眼鏡再次流行的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曾哀嘆有時低劣的3D產品充斥市場。卡梅隆近期對《今日美國》(USA Today)說,如果人們讓劣質的3D技術占據市場,將影響甚至威脅3D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