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S III并非第一款四核產品,但是卻有如此高的關注度,一方面是因為GALAXY S II(I9100)的名聲,另一方面,大家都在把三星GALAXY S III當成2012年Android手機們的“假想敵”。這一次,三星的心思更多地安放在人工智能上面,這些功能都很前衛?硬件的提升已經遭遇瓶頸?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三星 I9300(Galaxy S3)
● 配置點評
硬件增幅放緩,有幾個地方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內存,1GB RAM已經足夠在手機上應用了,升級到2GB也不見得會使手機變快;屏幕的尺寸不能再大了,否則都叫Pad了;第三就是攝像頭的像素,三星似乎有意停留在 這個水平上,不做數字游戲了。所以,一款要有升級變化的手機,只能從CPU核數、屏幕分辨率和軟件差異化上面入手了,而三星GALAXY S III也故意把落腳點都放在軟件上,這使得競爭力更具差異化。
CPU
三星獵戶座4412四核處理器 1.4GHz
GPU
Mali-400 MP
攝像頭
操作系統
SIM卡類型
Micro SIM卡
136.6x70.6x8.6mm
特色
多種人工智能應用
參考價
約5100元
● 比設計圖更美,弧形手感好
隨著觸屏手機的發展,現在智能手機樣子的同質化也日益嚴重,各機型外觀上的差異也逐漸減小。在這種大環境下,三星GALAXY S III的設計者能為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呢?以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GALAXY S III有“鵝卵石藍”和“大理石白”兩種機身顏色可以選擇,而我們這次拿到的是白色版本,這種弧度的機身設計看起來很漂亮,拿起來的手感也很舒服,當然大屏幕帶來的大尺寸機身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機身正面采用的是著名的美國康寧(Corning)第二代Gorilla Glass 大猩猩玻璃,在耐磨和強度方面都比第一代提升不少,而且也更加薄。機身的銀色側邊并非金屬材質,而是塑料材料,但無論是賣相還是質感都很不錯。
GALAXY S III屏幕上方是三星的品牌Logo、細長的聽筒、距離和光線感應器、19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該攝像頭支持最大720P的視頻拍攝,從此除了可以自拍靜態的照片外,還可以自拍高清視頻了。
GALAXY S III延續了前兩代GALAXY系列手機的設計風格,保留了實體的Home鍵,不過在形狀方面有所改變,設計得更加小。而Home鍵兩側依然是輕觸式的菜單鍵和返回鍵,在不點亮的情況下無法看到。
GALAXY S III背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圓潤,有點像鵝卵石的感覺。由于采用的是光滑的機身,因此拿起來比較滑,同時也容易沾惹指紋。
這次GALAXY S III并沒有在主攝像頭的像素上作提升,更多的是在照片的質量和拍攝體驗上做起了文章(后面會有詳細的介紹)。攝像頭和LED補光燈的外觀都比較普通,反而那金屬表面的揚聲器更能吸引人。
GALAXY S III機身頂部是3.5mm耳機接口、降噪麥克風,還有為打開后蓋而設計的缺口。
為進一步節約機身內部空間,這次GALAXY S III也采用了體積更小的Micro Sim卡。盡管機身自帶有16GB(還有32GB和64GB的版本),但GALAXY S III依然支持Micro SD內存卡擴展,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
為了應付四核處理器帶來的功耗問題,因此GALAXY S III也是配備了2100mAh大容量電池,同時用戶也可以輕松更換電池,不過由于NFC芯片位于電池上,因此如果用戶使用非原裝電池,很可能無法使用NFC功能。
目前旗艦級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趨勢就是屏幕越來越大,機身尺寸也伴隨著不斷增加,而這次GALAXY S III也是緊跟這個“潮流”,其采用了4.8英寸的超大屏幕,但由于屏幕上下方的位置比較小,因此機身尺寸為136.6x70.6x8.6mm。
從實際的對比中可以看到GALAXY S III機身正面尺寸相比4.3英寸屏幕的索尼LT26i(128x64x10.6mm)并不是大很多,特別是機身的寬度控制得很好,厚度也只是8.6mm。如果與蘋果iPhone 4S相比,GALAXY S III絕對要大上幾圈,甚至其屏幕尺寸已經接近iPhone 4S正面的尺寸。而機身重量也只有133g,相當的輕和薄。
如今的智能手機在外觀設計上可以發揮的空間并不多,GALAXY S III在增大的屏幕尺寸的同時也極力也把機身體積控制得更好。在對比中可以看 到,GALAXY S III比4.3英寸屏幕的手機并不是大很多。再上GALAXY S III這種形狀的機身設計,也是最大的程度地把機身做得更薄和 輕,手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