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衰落 國內企業強勢崛起?
對于日本彩電企業來說,去年算是悲劇的一年,除了自身經營不善造成巨虧外,政府的不理智行為也讓日本家電產品在大陸遭到了強烈的抵制,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外韓企的強勢崛起令日企頭疼,中國國產品牌的奮起直追,更是成了壓倒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買樓、裁員就成了日企的曝光點。日企的衰落給日韓創造了機會,但這就意味著中國企業能夠強勢崛起?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雖然日企衰落,但是目前的中國家電企業卻有著“虛胖”現象,國內電子產業鏈還有許多不完整,缺乏技術創新,是國內電子企業發展的障礙,這些因素將危害中國家電業未來。
曾經被夏普引以為傲的面板產業,也不得不尋求幫助,但因為掌握有最新的面板技術,所以一直都不差“最求者”。從鴻海、高通、微軟和聯想,夏普的最求者一直都沒有斷過。不過,“花心”的夏普沒有為鴻海停下腳步,之后又和高通達成合作,不僅解救了夏普的財務危機,同時取得夏普5%的股權,此舉也使高通成為夏普最大的單一股東。與聯想的合作被傳因為價格原因進而擱淺。
另外,在日企沒落的時候,韓企借機上位,在家電市場上重拾話語權。而緊跟其后的中國家電企業雖然與日韓家電還有所差距,但是也在不斷改變中。想要快速趕超日韓,目前來說并不容易。
現在,中國家電行業品牌集中化格局基本形成,大品牌的集中有利于發展競爭力。以彩電為例,彩電領域從基礎技術優勢時代正向其他功能優勢方面發展。不過我國家電企業在某些方面還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在這樣的形勢下,變數很大。但這也可能成為一個有利因素。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日企這兩年急速衰落,但由于掌握著先進面板和制作工藝,日企打個翻身仗并不是不可能。國內企業只有技術做硬,加上市場營銷的成功,中國的家電企業才能真正成為家電強國。當前,如何掌控智能、操作系統、芯片技術等核心領域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