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手機屏幕的持續進化,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讓人們沉浸在大屏1080p分辨率的出色視覺體驗里。也許你認為這種體驗已經足夠好了,但其實遠不止如此,因為柔性屏幕的突如其來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操作、視覺體驗。但究竟什么是柔性屏幕呢?下面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
一般來說,柔性屏幕是采用了具備超薄、自發光特點的OLED屏幕材質。與傳統的液晶面板不同的是,這種OLED柔性屏幕技術可以實現彎曲效果,比較常見的是裝備在塑料、金屬等面板上。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兩款柔性屏幕設備,分別是三星GALAXYRound以及LGGFlex,這兩款設備的屏幕均處于彎曲的狀態,但還不能實現難度更大的折迭、自由變形等。
從這兩款柔性屏幕手機中我們可以隱約看到柔性屏幕的一些發展形態,總結來看主要有三類:第一是固定角度的彎曲屏幕,也可以說是弧面屏;第二是可以折迭的彎曲屏幕;第三則是可以自由調整形狀的彎曲屏幕;第四種是可以卷曲的屏幕。
現在第一種已經實現,其余的目前在手機領域還處于試驗階段,畢竟這種柔性屏幕的進化必須還要伴隨著產品工業設計上的改革,例如外形的彎曲化、玻璃面板的彎曲化、軟件應用全新的交互方式等等,因此算是一種相互制約。
相信大家都觀察到了,柔性屏幕的普及離不開OLED屏幕技術的協助。所以有人會問,LCD屏幕也能彎曲啊,為什么比OLED屏幕技術受歡迎呢?事實上主要是因為LCD屏幕是由兩片玻璃夾著的液晶材料,液晶支持調節亮度,所以需要單獨的發光芯片提供背光顯示,而且LCD屏幕也并非那么容易被彎曲,因為如果要保證LCD屏正常發光的話,它外面的兩層玻璃的間距不能發生變化。
相比之下,OLED屏幕彎曲起來就沒那么大難度了。它通過表面上的碳材料讓屏幕發光,也就是采用自發光的原理工作,而且只需要一片玻璃或者塑料、金屬來充當底層介質,所以這種表面更加利于彎曲。
從三星Round看柔性屏優勢
任何一種屏幕技術上的進化都與用戶的需求分不開。我們看到在屏幕尺寸變大、像素點增加、分辨率提升的成功案例背后,也有一些潛在的問題存在。例如之前同樣被看好的裸眼3D屏幕在今天的智能手機界幾乎銷聲匿跡,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一種觀點:新鮮的東西未必是用戶真正用得上的。所以對于柔性屏幕而言,想要獲得更大的普及,還需要不斷尋找用戶選擇柔性屏的理由。
三星GALAXYRound的弧度機身
那么回過頭來看看柔性屏幕,由于筆者只接觸過三星GALAXYRound這款彎屏手機,所以就從這個角度出發來說說柔性屏幕帶給我體驗上的好處吧。首先,這種屏幕可以做得更加的輕薄,因為它內部的層數比一般的液晶屏更少,這樣帶來的好處是更出色的透光效果以及流暢的劃屏操作體驗。
盡管這樣的設計看起來很奇怪,但相比起目前千篇一律的智能手機,三星GALAXYRound還是有它吸引用戶的獨門絕技。這種彎曲屏幕的設計與最理想的折迭、任意彎曲屏幕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不過就像三星今年提出的計劃那樣,他們其實是規劃了一條柔性屏幕的發展路線,分為“曲面屏、柔性屏、可折迭屏”三個階段。很顯然,截止到2013年年底,他們已經完成了第一個目標。同樣的柔屏技術發展進度在LG身上也很適用。
在設計上,個人感覺三星GALAXYRound弧形的屏幕在接聽電話時也更舒服一些,可以緊緊貼住臉頰。柔性屏幕在避免屏幕被摔碎的問題上也有突破,當然這很大程度上也會根據設備的外形加以判定。三星GALAXYRound帶給我的另一個操作體驗在于單手操作上,盡管效果不是很明顯,但當我用大拇指左右劃屏的時候明顯會感覺輕松不少。
柔性屏幕的優勢還不僅僅是以上提到的和產品有關的狀況,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他其實也能起到一種刺激作用。目前高端智能手機的增速正在出現放緩的狀況,所以此時此刻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領頭羊品牌的確有必要通過一些新技術來重新帶動這個市場的發展。
柔性屏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剛剛我們談及的是柔性屏幕帶來的好處,不過柔性屏幕設備還是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首先就是文章開篇提到的柔性屏幕手機想要普及是需要其他工業設計發生相應的“彎曲”來輔助,例如手機的外形、手機的電池、手機的主板等等。這無疑增加了柔性屏幕手機繼續發展的難度。換句話說,這可能會改變目前智能手機整個供應鏈的狀態,例如傳統的玻璃面板會變成塑料面板從以此實現更易彎曲的效果等。
除了設備各個組件的協同彎曲之外,在應用層面上也會是一個新挑戰,現有的Round還沒有涉及到這個層面,但是未來如果推出了折迭屏幕之后,那時是否會引發觸控操作體驗的一次變革?另外一個制約柔性屏幕的潛在因素則在于OLED柔性屏幕的成本問題,如何能在低廉的成本下量產柔性屏幕就成為了三星、LG以及未來想要加入到柔性屏幕技術競爭當中的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最后一點就是用戶的因素了,也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華麗的柔性屏幕技術的出發點并不應該設立在個性化等吸引眼球的賣點上,它更多的是依托于用戶到底需要不需要這種新的操作體驗。例如,大屏手機時代中,用戶需要折迭設備從而帶來更好便攜性。與此同時,在這種新的體驗下如何能控制住產品的售價成本也是用戶很關心的問題。
行文至此,筆者更多的是談論了柔性屏幕目前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現狀,其實與大家普遍看好這項技術未來在手機行業中的發展不同,筆者認為柔性屏幕距離智能手機的大肆普及還需要較長的周期。而在接下來的2014年,相對小巧的穿戴設備可能會讓這種柔性需求持續升溫,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戒指等等。等到在穿戴設備中柔性屏幕逐漸成熟之時將會為智能手機屏幕的再進化奠定基礎。
題外話,恰逢不久前彭博社撰文稱蘋果下一代iPhone6屆時也會采用曲面設計,雖然現在提出這個說法我們很難在頭腦中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但彭博社一向以消息來源靠譜而著稱,就像Siri、指紋TouchID一樣,有些東西就算沒那么大的需求度,但是有蘋果的支持也有可能會將其推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