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電視一直是松下的主打產品,不過由于近年來人們對液晶電視的偏愛,導致等離子電視市場開始慢慢萎縮,目前生產等離子電視的廠家已經為數不多。在這種趨勢下,松下在2013年下半年,也宣布將全面退出等離子電視的生產。
事實上,“松下將要退出等離子業務”的消息已傳了很久,此前松下一再堅持否認態度。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松下退出等離子業務是必然的結果。
據NPDGroup的調查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下滑了19%,而LCD電視占據了91%的市場份額。相較于液晶面板的熱鬧,等離子走的無疑是一條越來越孤獨的道路。在松下之前,先鋒、日立等日本家電巨頭都已經先后退出了等離子業務。雖然三星還在生產等離子電視,但更多是出于產品差異化的考慮,并非主導產品。
松下方面表示,結束等離子業務是因為事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以及市場對等離子面板需求的下滑。業內人士指出,等離子電視的慘淡主要是緣于參與的廠商太少。
讓我們回顧一下松下過去發布的等離子電視計劃,該公司曾預測2007年全球等離子電視的需求將超過1200萬臺,2008年度將超過1500萬臺,2010年將超過2500萬臺。而且,該公司計劃獲得其中40%的份額。也就是說,提出了2010年全年售出1000萬臺等離子電視的計劃。
實際上,在等離子電視出貨量最高的2010年,松下共售出752萬臺,達到了計劃的四分之三。但2010年過后,等離子電視出貨量突然停止增長,之后的形勢也急轉直下。在液晶電視成為全球主流的形勢下,松下也開始將電視業務的重心轉向液晶電視。
然而,在液晶業務方面,松下也顯得力不從心。松下方面表示,會削減等離子和液晶顯示器的固定費用。根據松下2013年中期報告,松下薄型電視(液晶+等離子電視)等數字產品受制于競爭環境變化、市場需求低迷,仍然減收。
作為全球等離子市場的老大和標桿,松下放棄等離子產品線,必然顯著影響全球等離子彩電市場的發展。已經可以預見,在新型OLED電視、4K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夾擊之下,等離子電視必然進入“快速告別”市場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