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視廠商和市場而言,2013年是一個需要銘記的年份,這一年彩電行業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互聯網企業大波進軍彩電制造業。對于未來彩電的發展,業內人士認為,以后的廠商或將以廣告和服務為主要盈利方式,賣服務贈電視也許會成為未來彩電行業發展的趨勢。
隨著樂視超級電視的推出,互聯網電視正式出爐。今年7月樂視TV推出60英寸的X60和39英寸的S40,在重視硬件的同時更注重網絡內容的設置。隨后,愛奇藝也宣布進軍彩電行業,并與TCL合作;互聯網老大阿里巴巴也按捺不住寂寞宣布與創維合作生產酷開互聯網電視。
縱觀行業,不難看出各個公司采取的研發、生產和營銷方式都類似,幾家幾乎都采用了小米手機的營銷模式,即在官方網站以預售、搶購的方式銷售,研發和生產均與傳統廠商合作,稍有不同的樂視網也是用傳統企業富士康進行的代工生產。
在電視內容上,各家側重點稍有不同,樂視超級電視依托樂視網進行了資源整合,并推出了特色服務;愛奇藝電視也整合了自身網站和百度的資源;酷開電視依托阿里巴巴電商優勢新增了網購支付功能,創維也成為第一個使用阿里巴巴智能TV操作系統的廠商;小米電視則繼承小米手機的傳統滿足米粉的需求。
除了上述共同點和差異,這些互聯網電視還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低價。在樂視超級電視面世之前,市場上的60英寸電視大多在萬元左右,但是樂視超級電視X60的價格僅為6999元,隨著其他互聯網電視的不斷出現,這種低價現象越來越明顯,最低的大屏電視價格僅為1999元。
以往賣數千元,甚至近萬元的大屏電視,如此低價銷售,廠商能有利潤嗎?但為了搶奪市場,廠商對這個問題都比較回避,在打價格戰的同時,一些廠商也表示并不愿意這樣做。對樂視TV來講,低價不僅僅是為了去跟誰做競爭,更重要的使命就是積累足夠的用戶數。
對于低價、物流等現狀,相關人士認為,當前的低價狀態可以認為是激烈的價格戰,但由于互聯網電視的市場占比還比較小,所以并不會對整個行業造成影響,生產方之所以大幅度降低價格,也與此有關。“現在規模小,降低價格是廠商積累用戶的一個過程。”此外,互聯網電視并不是靠硬件盈利,而是靠軟件服務,今后廠商會在這個方面增加收費,以后的趨勢很可能與手機一樣,實施購買服務贈送電視的營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