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11”。各種網絡促銷風起云涌,互聯網電視也成了網絡上熱賣的產品之一。而回顧過去幾年的主打互聯網電視概念的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低價”,不僅有樂視、小米、PPTV等品牌,包括傳統電視機品牌推出的網上互聯網品牌,幾乎也是打著同樣的“低價”策略。因此,在雙11期間要購買互聯網電視的用戶要注意了,互聯網電視行業隱藏著幾大“潛規則”是大家必須要注意的,以免落入互聯網電視低價的“陷阱”。
互聯網電視一直“低價”,幾乎眾人皆知。以創維旗下的酷開50寸4K彩電為例,售價2799元,而樂視新近發布的50英寸4K液晶電視是3999元,小米新近發布的60寸第三代電視報價4999元,相比其他傳統電視機品牌,價格都要低。
不過,消費者所需要付出的額外花費可不少,作為互聯網電視品牌之一的PPTV,不久前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互聯網電視。PPTV電視總經理常江最近在一次互聯網電視體驗活動中“炮轟”如今的互聯網電視的各種不合理,有點“自揭傷疤”的意味,但卻說明了互聯網行業的現狀:即互聯網電視看起來便宜,但實際只是“裸機”價格,其他額外費用需要消費者自掏腰包。
無獨有偶,新近發布互聯網電視新型號的酷開電視董事長也坦言:“現在的互聯網電視一味追求低價,毫無格調的創新。”他認為,低價做不了有格調的產品,酷開新近發布的T55電視,定價7999元,相比于小米、樂視等互聯網品牌電視高出了很多。這一動作,在彩電行業內部人士看來,有“價格戰”轉向“價值戰”的意味。
比如,官網標注為3499元的一款互聯網電視,這是裸機的價格,此外還要加上會員費190元一年,而物流快遞費大概為120元,此外更令人奇怪的是,電視機底座也要自己買,價值499元,而其他的配置如攝像頭等,還得繼續價錢。七七八八加起來,消費者買一臺互聯網電視的額外付出費用,已經比互聯網電視宣稱的官方報價高出近1000元。
因此,買互聯網電視需要注意以下“陷阱”:
1、價格“陷阱”——裸機價
互聯網電視的報價均以裸機為主,裸機的費用可能很低,這也是噱頭之一。
2、會員費
沒有聯網的互聯網電視就是一個擺設,所以電視一買回家,就需要聯網,這就成為了一年起碼兩百元的會員費。
3、運費
一般的互聯網電視都是需要自己掏運費的
4、安裝費
自己買電視自己安裝肯定是可以的,電視底座貨掛架是必須的,買回家電視不可能就放在地面上吧,那么將近500元的費用還是不低的。
5、配件費
如果你還需要什么其他配件,那肯定也是需要自己花錢購買沒商量的。
歷年“雙11”都是彩電銷售的黃金周,今年也不例外,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打算在此期間入手一臺電視,但是一定不要被前期的“低價”所迷惑,搞清楚從購買電視到電視投入使用需要花費的總費用,那才是最終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