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Infocomm展會上,在三星、LG等行業巨頭的引導下,液晶拼接墻開始步入3.5mm時代,在隨后的時間里,各路廠商紛紛跟進,使得“3.5mm拼縫”成為了液晶拼接市場當之無愧的潮流詞語。時至Infocomm 2015,3.5mm拼縫的拼接墻產品已然遍地開花,成功實現了由“小眾”到“大眾”的過渡,同時,廠商的推廣也已經由單純的產品推介升級為各色解決方案的推廣。那么,這是否意味著3.5mm拼接墻產品的應用時代已經真正開啟?
事實上,通過投影時代調查發現,不少業內人士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如,優色商顯事業部總監劉小丁先生在接受投影時代采訪時就曾坦言,立足于優色自身的市場推廣,就目前來說,應用市場上還是以5.3mm拼縫的產品,市場占比大概在80%左右,只有少量的高端用戶會選擇3.5mm拼縫的產品,而應用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其產品性價比還不高。
無獨有偶,卓華光電市場策劃部總監韓福濤在接受投影時代采訪時也明確表示,在當前的液晶拼接市場,5.3mm拼縫產品仍是應用主流,3.5mm拼縫產品仍主要扮演著市場營銷的角色。至于原因,韓總同樣將其歸咎于性價比——從人體視覺感官上來說,5.3mm拼縫與3.5mm拼縫的差別并不大,但是在價格上,前者則要經濟許多。
在室內大屏顯示市場,液晶拼接大屏之所以能夠稱霸,成本經濟功不可沒,然而,如今3.5mm拼縫的液晶拼接墻產品,在性價比上遭受了質疑,就注定了其在實際應用市場推廣中要遭遇坎坷。雖然在推廣之初,3.5mm拼縫拼接墻產品就被定位在高端應用市場,但是,在如今的高端應用市場,液晶拼接墻并非唯一的選擇,而且,無論是DLP拼接墻還是新近崛起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在拼縫上無疑更具優勢;在中低端市場,5.3mm拼縫產品已經能夠滿足應用需求,并具有突出的成本優勢,在顯示效果上提升有限的3.5mm拼縫產品自然很難獲得用戶青睞。“高不成低不就”,3.5mm拼縫產品的市場應用規模自然難以迅速擴張。
當然,這并不能否定3.5mm拼縫在技術層面的進步價值,畢竟人們對大屏顯示終端視覺體驗的追求永遠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與曾經的6.7mm、5.3mm拼縫技術一樣,3.5mm拼縫也是技術升級的必要階段。
然而,立足于整個液晶拼接行業發展,應用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已經改變了其“革命者”的姿態,鞏固自身應用市場主導地位已經成為了其技術提升的原始驅動力。這也就意味著,液晶顯示技術的提升已經由廠商主導,轉變為用戶需求主導,即只有被應用市場認可才能夠持續存在。目前,3.5mm拼縫液晶拼接墻,缺失的恰恰是市場需求的支撐,因此,雖然產品推廣已經遍地開花,但是應用依然局限在有限市場,未能真正步入應用普及階段。
鑒于應用成本優勢貫穿于液晶拼接屏行業發展的始終,3.5mm拼縫的液晶拼接墻產品如果想要從真正意義上打造里程碑式的應用時代,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應用成本高企的難題,否則,很可能是曇花一現,迅速被更小拼縫產品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