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互聯網,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談企業轉型,就是要立足新工具、新系統、新方法,而互聯網就是一個代表性的工具”。
十年三“迭代”
2015年全國兩會落幕時,距離長虹發布CHiQ二代智能電視還有10余天時間,距離CHiQ品牌及一代產品的推出,已過去一年有余。2014年以CHiQ系列智能家電產品的發布開始,長虹擁抱互聯網,在業內迅速形成了“CHiQ現象”。
實際上,長虹的轉型,發源于2004年。
長虹發展管理部副部長何心坦回憶說,2004年,因為CRT電視時代的落幕,長虹陷入困境已數年,趙勇再次主政長虹后,很快以“三坐標戰略”推進長虹轉型,以產業價值鏈、產業形態及商業模式為三軸,要求長虹通過引進消化與自我創新,在關鍵部品、軟件、信息家電、IT產品、服務與內容提供等方向培育核心能力。
長虹副總工陽丹回憶說,三坐標瞄準了3C融合,當時在長虹上下對此幾乎一無所知,2010年,當國家層面出臺推動三網融合的相關計劃,距離“三坐標戰略”的推出已5年有余,大家才明白戰略所描述的行業趨勢真的發生了。
2004年到2009年,是長虹戰略轉型的第一階段,告別了彩電獨大的業務構成,形成了跨黑白家電、IT分銷、手機、壓縮機、網絡產品、房地產、軍工等業務的綜合性家電產業集團。
2013年10月中旬,在首屆中國科技城科博會期間,長虹發布智能戰略,推出了一個新的三坐標戰略,提出將智能化、網絡化和協同化作為新的發力方向,以智能化終端、網絡云服務平臺與大數據開發,去整合旗下各類消費電子業務。趙勇首度提出了“家庭互聯網”概念,發布了全球首個實現互聯、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聯網產品形態。
隨后,從2014年1月中旬發布CHiQ智能電視開始,長虹連續三月高調發布CHiQ智能新品,覆蓋了電視、冰箱、空調等主流家電產品,并且組建了云服務平臺與大數據中心。
2014年上半年,長虹又提出面向互聯網轉型,構建智能研發、智能制造和智能交易三大能力平臺。至此,圍繞互聯網這一中心,長虹的發展戰略已歷經三次“迭代”。
一切圍繞“互聯網”
在長虹空調公司智能技術總監李昱兵的記憶里,長虹的智能戰略實施,從2012年就開始了。2012年7月左右,長虹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確立了智能化戰略的新三坐標轉型方向,很快,有計算機技術背景而對傳統的空調技術并不了解的李昱兵,到空調公司出任新職,率隊研發互聯網方向的智能空調。
類似的經歷也出現在長虹軟件與服務中心副總經理任飛博士身上,這位同樣是計算機技術背景的前電視研發人員,被委派負責長虹白電的智能技術研發,特別是智能冰箱。
軟件與服務中心,更是長虹在2014年才成立的一個新部門,其任務是滿足長虹旗下多個公司提出的相關研發需求。
在任飛看來,冰箱與空調這樣的白電產品跟電視有很大區別,它們本質上是一種功能性而非內容型產品,所以,傳統上具有家居化與專業化兩大研發技術方向,而智能化白電的研發,還需要實現網絡化、智能化與協同化三大技術方向。這樣的智能家電,才能算得上進入了智能家居的門檻。
85后陳科宇,2010年大學畢業進入長虹,成為長虹推行產品經理負責制模式下的首個產品經理,率領近千人的研發團隊,歷時9個多月,推出了CHiQ二代電視——全球首臺集成了移動應用的電視+移動“雙芯”智能電視。2015年3月26日,這臺炫目的電視一經發布便引起轟動。
產品經理負責制,既是長虹最新嘗試的一種產品研發組織管理模式,也是一種深受研發人員歡迎的激勵模式。
為鼓勵創新,長虹在公司內部推動各種激勱機制,力求覆蓋到整個公司的數萬員工。每一年,長虹都有各個層次的多種創新大賽,“創客”文化正在影響著每一個有創新夢想的員工。對于那些有創業夢想的員工,長虹還攜手風投資本建立了創投基金,以真金白銀的投入去鼓勵那些勇于吃螃蟹的人。
互聯網是一個飛速演變的行業,從技術到產品,甚至理念,一切都在快速“迭代”。
對此,長虹軟件與服務中心總經理劉東深有體會,他的團隊不僅要基于大數據分析,為各個系列的CHiQ產品收集分析用戶反饋,也要讓CHiQ的軟件版本實現一兩周的迭代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