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鏈接:http://www.blue-nest.cn/2018/10/212517382856.shtml
于 1926 年對外開放的蔡司天文館 (Zeiss-Planetarium)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館, 也是德國最大的天文館,其穹頂直徑達 25 米,大廳內部直徑為23米,擁有261個座位。
作為最古老的天文館之一,Zeiss-Planetariu現在更需要通過舉辦活動、會議和公司會議、音樂會、晚宴甚至宇航員的訪問來應對不斷增長的消費市場。多功能化,需要天文館擁有與其文化、地位、內涵和應用場景需求匹配的顯示與影像系統。這樣一個新時代,天文館必須補充其裝備,使其保持最新狀態并呈現新內容,以便在超過800平方米的穹頂上為觀眾打造身臨其境的體驗。
作為升級計劃的一部分,天文館安裝了五臺巴可F70-4K6激光熒光投影機,作為沉浸環境穹頂投影設備,第六臺投影機被安裝在大廳中間,用作頂部顯示。 巴可F70投影機的中選要歸因于其整體圖像質量,高水平的細節和亮度,及其展示現有內容和未來可能內容的能力。 這是因為優秀的演示,不斷變化的期望和不同的興趣為天文館制作的全穹頂演出開啟了創新和實驗的大門。
點評:有很多時候,光影數字環境不必須那么強調“我是來做顯示的”。這種工程設計和應用完全可以做的“更為日常與隨和”,光影效果的內涵可以多樣、多變,包括這些光影的重要性也是可以靈活變化的。這種應用目標的靈活性,在巴可Zeiss-Planetarium項目上體現的非常突出。而以更靈活的眼光看待工程投影顯示,其市場邊界也將變得更為開闊。
綜上所述,十大案例并不能完全代表2018年工程投影國內、國際市場的成績。但是,這些案例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可能完全不同的工程投影應用類型”:不僅僅是傳統的大空間、高亮度,也包括現在小空間、低亮度產品的應用;工程投影正在更大的尺度范圍內書寫完全不同的光影神話。應用場景尺度的變化,更是象征了工程投影市場源源不斷成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