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會議市場一直是工程顯示領域非常重要的“高端應用”市場。2018年IFC展會上,大屏會議顯示進一步向“交互會議”發展。甚至廠商們已經提出以“交互顯示”為核心,重構智能會議業態的新戰略。
觸控互動成為“標準”
IFC2018,主打會議顯示概念的廠商,幾乎都帶來了“大屏互動平板”。例如,利亞德旗下的平達 Leyard 100交互式會議一體機、皓麗M2整合所有會議需求于一身的會議平板、康得新65寸智能會議機、86寸智能會議機、98寸智能會議機、海信交互平板顯示電視等產品,都是專門為會議所設計的交互顯示產品。
在液晶顯示技術搶占100英寸以下會議交互市場的同時,小間距LED產品和激光電視(反射式超短焦激光投影機)也沒閑著。例如,威創推出全球首款P1.1標準的COB小間距LED互動產品填補了國際市場同類產品的空白,奧拓會議室解決方案則可以提供136英寸的會議交互顯示產品,洲明商用一體機尺寸更是達到176英寸;激光投影應用上,包括視美樂、德浩、長虹、奧圖碼等品牌已經將會議交互作為重要激光電視產品應用的市場方向。
對于智能會議互動顯示設備的普及趨勢,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方面得益于教育顯示中“交互平板”的快速普及,帶來的產業積累;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手機等掌上智能設備、觸控設備所帶來的“與會者應用習慣”的變革。
從前者看,顯示交互技術上,會議需求和教學需求具有“硬件”準備上的“高度一致性”。教學市場的成熟和大規模發展,有利于交互平板以更低的價格進入會議市場。但是,這不等于在軟件功能上,教學交互和會議交互“完全一樣”——事實上,會議交互產品的功能需求“豐富性”更強。
比如,會議交互設備要求對“智能手機”等產品能無縫接入、會議交互要求更強的遠程會議互聯需求。這就對廠商的“客戶需求發掘能力”、“軟件開發與集成能力”、“系統通信技術設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然,在硬件上,高靈敏、抗沖擊、耐候性好、穩定性強、抗噪性強、安全性、書寫能力等會議交互顯示和教學交互設備的要求是一致的。
從“應用人員”的習慣看,在會議市場液晶顯示產品和電容觸控技術更具“前景”。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手機、平板電腦等觸屏”設備使用習慣造成的。所以,用智能設備的技術(軟硬件)武裝會議顯示成為了“廠商產品開發的主要思路和技術路線”。但是,在超大尺寸的會議交互應用上,液晶技術無法滿足顯示尺寸的需求,這為小間距LED和激光電視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從功能性技術、軟件、智能硬件等角度看,顯示技術路線的差異不影響“會議交互”產品的持續創新。
“充分依托于消費類智能產品的市場經驗、設備基礎、技術基礎,有助于會議交互顯示產品的加速創新和發展”。業內廠商認為,某種意義上“無交互不會議”,就是“智能生活設備”在工作和會議室“流程”中的再生和延伸!阎悄芙换h看成一種“社會趨勢”,而不僅僅是會議室顯示設備的變革,將有助于理解這一變化的“本質”。
重構會議室“設備”市場格局
在更多的廠商喊出“無互動不會議”的口號的時候,潛在的意味著,會議室市場“顯示”對“通信”的“設備中樞”地位的取代,成為可能。
比如,IFC2018展會上,皓麗就提出了“M2新品,將是會議設備的攪局者,當所有競爭者還把目光放在投影儀、電子白板、顯示器上時,已經有先行者,整合所有會議需求,一臺會議平板”這樣的理念。
實際上,會議室系統的“整合化”一直是行業的趨勢。從最開始的復雜的專用設備,構成的龐大集成體系,到目前的“統一通信”概念,設備的專業化分工日益減少、系統構成日益簡化,會議召開和設備維護的準備時間大大縮短,——后者也促進了先進會議設備在中小企業、中小會議室的普及!耙慌_手機,今天所集成的功能是十幾年前難以實現的——為何會議系統不能如此呢?”,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實際上,會議設備市場的發展正在經歷一個“通信能力過剩”的時代。這使得,“開拓更多的功能”成為市場競爭的主旋律:遠程會議、多屏互動、顯示與觸控、智能化交流,這些需求不僅需要“通信技術”,更需要更為廣闊范圍內的“海量周邊技術”。而且這些周邊技術往往以“智能平臺”進行“一體化整合”。這就是業內所謂的“智能會議一體機”。相比之下傳統的會議中樞,MCU成為了幕后的一個“盒子”或者板卡。
會議系統的“交互顯示中心化”,是IFC2018展會所表現出的重大趨勢。行業分析認為,未來數年,這一市場可能保持80%以上的年增長率,并創造一個觸控交互和智能大屏市場嶄新的“數十億”規模的新增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