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20年的投影市場變化,最大的轉變要體現在不同企業的“盈利能力”的變革上來。例如,IFC上,傳統投影品牌的大量缺席,本身就說明某種“財務選擇”。
首先,此前被認為“燒錢成長”的LED投影板塊,2020年盈利大增。尤其是極米、堅果等具有品牌優勢的企業,已經從此前“輸血”正式進入“造血”階段。導致LED投影板塊盈利增長的原因,在于“高亮度產品占比提升”。即1000流明以上投影銷量,在頭部品牌中,占到了半數份額甚至更高。
其次,與LED投影板塊的企業正在從燒錢深坑中走出來,進入良性軌道不同,汞燈投影產品則快速進入下坡路。銷量腰斬,本身就意味著單位銷售成本的增漲,不僅蠶食利潤總量也蠶食利潤率。例如,汞燈家用機型,是一種毛利較高的大眾性產品。但是,2020年銷量大幅減少,導致很多品牌這一業務線接近崩潰。
第三,在創新投影產品中,激光投影一直扮演“盈利王”的角色。但是,2020年激光投影的文娛市場增幅下滑,導致行業利潤率下降。同時,商務市場價格戰和激光電視價格戰加劇,3000流明檔次激光投影產品利潤率下滑更為厲害。行業專家認為,激光投影正在走向以“普及和規模”為特征的廉價時代——在規模崛起之前,盈利情況難以好轉,或者會進一步惡化。
第四,傳統的投影市場盈利能力較強的日系投影正在走向低谷。一方面,因對國內激光創新品牌崛起,日系投影也必須在低價格、輕量化等產品上布局,自然蠶食利潤水平;另一方面,日系軍團擅長的汞燈市場正在腰斬,直接壓縮了其盈利能力。
第五,我國臺系品牌正在處于“夾板”之中。其對大陸創新品牌沒有接地氣的優勢、對比日系品牌沒有品牌溢價的優勢:甚至,大陸品牌的向上升級,首先就是蠶食臺系品牌的傳統份額和空間。特別是,臺系投影品牌在光閥、芯片、光學器件上的配套能力,遠落后于日系的背景下,其自身向上升級的空間非常狹小,這使得大陸品牌崛起于臺系品牌的沖突更為劇烈。
綜上所述,2020年在投影行業細分產品市場和技術市場“加速變革”的背景下,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在加速調整,并最終成為“直接壓迫企業戰略調整”的“一錘定音的‘參數’”!這一變化也將決定,2020年之后,短期內投影產業必然進入“陣營調整”的“大變革時期”。其中,為人熟知的愛普生在上半年僅占到了市場份額的6%,而占據榜首的家用投影領軍人物極米拿到了22%的市場份額,這種大反差的變革將持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