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由青島市教育局主辦,以“AI聚智、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人工智能教育聯盟大會在青島正式召開。會上,由海爾等首批11家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共同發起的人工智能教育聯盟正式成立,旨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解決方案和應用模式,搶占人工智能教育高地。
教育部、省教育廳、膠東五市、沿黃九省一市部分市教育局領導及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專家以及上海、四川、寧夏、甘肅、內蒙等地的教育專家、學者等出席了會議。此外,人工智能實驗區、高校、各地市代表等5000余人通過網絡在線直播實時觀摩大會盛況。
海爾教育作為聯盟的主席團成員,在本次會議中占位重要角色,聯盟成立后,海爾教育將從前瞻技術、聚焦課堂、賦能數據、培育生態等方面著手,推進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
建平臺:聯盟發展催動人工智能教育應用
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聯盟是本次大會的重要內容,中共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教育工委書記孫立杰表示,這次成立的人工智能教育聯盟致力于構建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體系,打造人工智能產學研一體化平臺,開創人工智能教育發展大格局。“希望聯盟發揮示范作用,堅持創新引領,加強彼此合作,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應用、新模式、新路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
人工智能教育聯盟名譽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對聯盟抱有非常大的期待與希望。“人工智能聯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是要重新考慮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越來越發展的未來,我們怎樣去改造我們的教育,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去重新構造我們的教育體系、教育內容乃至教育方式,這是一件非常讓人值得期待的事情。”
海爾教育特聘專家南開大學軟件學院執行院長李慶誠教授就《K12教育大數據AI發展的介質與組織基礎》進行了深度解讀,提出AI課堂的未來將是讓傳統課堂上的紙、筆、屏等教育介質能夠連通、能夠互動,努力實現“無處不黑板、無處不課堂、無處不教研”的數據教育生態。
筑生態:融合發展開拓教育創生新邊界
作為聯盟主席團成員,也是人工智能教育聯盟重要發起者之一,海爾教育認為,生態聯合將是開拓教育創生新邊界的必由之路。海爾集團海爾智家副總裁、人工智能教育聯盟副主席周兆林表示,人工智能教育聯盟為企業搭建了一個合作的平臺,讓現代企業由競爭轉為合作、創新、共贏,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AI教育的發展。“未來產品會被場景替代,行業會被生態覆蓋,海爾教育在滿足目前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育的潛在需求,同時未來聯盟所需要的產品可以反向定制,對此我們已有成熟的體系支撐。”
聯盟成立后,海爾教育將從前瞻技術、聚焦課堂、賦能數據、培育生態等方面,與聯盟內各企業一道,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深入應用。海爾教育將與聯盟內各資源協同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與創新,同時聚焦課堂,推動人工智能助教、智能教學管理、智能人機交互、智能評價體系等新產品、新技術進課堂、進教學,促進人工智能在教學一線的應用落地。
在數據賦能方面,海爾教育將以學聯網體驗云和區域教育數據中心等為依托,實現教育基礎數據貫通共享,讓人工智能和教育場景深度融合。“我們將會延伸數據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應用,包括教學數據治理與挖掘、學習者知識建模與分析、學習者學習行為分析等等,同時攜手上下游供應商,主動參與人工智能相關平臺、基地、實驗室、競賽活動等籌建,助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海爾教育參會人員表示。
基于海爾教育在場景化教學和“新裝備”方面的探索,張卓玉廳長給予了高度評價。“沒想到我們企業(海爾)對教育事業有如此情懷,這對我們聯盟是極大的鼓勵。”
人工智能讓教與學的空間不斷被拓寬,AI賦能成為各級教育聯動發展的關鍵。攜手才能共生,聯盟成立后,海爾教育將與其他人工智能領域頭部企業一起,為人工智能教育賦予更多延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