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企業海信B2B產業出海迎來關鍵性一步。近日,海信與山東高速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埃塞俄比亞首都亞智能交通系統改善項目。這是海信首個落地海外的智能交通項目,也是中國的技術標準開始系統性走向海外市場的重要開端。
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張四海介紹,亞的斯亞貝巴公共交通系統改善項目招標門檻高,對企業的業績要求、技術實力等有嚴格限制。自2021年3月以來,歷時9個月,在多家競標企業的激烈角逐中,海信和山東高速充分準備聯合中標這一項目。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1個月,建成后將實現行車計劃智能優化和車輛的智慧調度,大幅提高公交企業運營效率;實現公交車的實時監測、遠程控制及信息發布,提高企業設備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為當地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等。
中國智能交通產業如何走出去,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協會與科技部駐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日本等13名科技參贊,曾專門就如何促進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國際合作工作開展等內容進行座談。如果說此前中國智能交通企業走出去經歷了產品外貿出海的1.0階段、依托國家項目系統集成“借船出海”的2.0階段,那么此次海信拿下的埃塞智能交通項目,意味著中國智能交通產業出海進入3.0階段——以整體系統出海,輸出技術模式。
自1998年切入智能交通領域以來,海信一直被認為是行業內具有軟硬件產品基因,重視產品研發、技術投入的“優等生”代表,在國內的智能交通市場份額連續十年第一,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應用于全國169個城市,曾參與北京奧運會、青島上合峰會、西安第十四屆全運會交通保障等國家級項目,海信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 70%。2020年,中國交通健康指數同比改善的10大城市中,海信智能交通方案助力了其中5個,占據了半壁江山。
通過商用顯示、智慧交通、醫療超聲等B2B產品抓住產業發展機會,通過全球研發、制造、銷售的布局抓住區域發展機會,這是海信看到的“新機遇”,也是海信全球化拓展的一個新起點。此前,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內部會議上曾表示,“海信國際化的下一個重要突破口在B2B產業出海。”以埃塞智能交通項目為標志,海信B2B產業將在全球迎來更大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