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華燦光電(300323.SZ)發布公告透露,珠海華發實體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實控股”)收購華燦光電24.87%的股權已完成股份轉讓過戶,華實控股正式成為華燦光電的第一大股東。
此事意味著,Mini/Micro LED正迎來新一輪的投資發展熱潮。對于LED行業的潛力,華實控股認為,過去兩年是LED行業的調整期,由于新增產能釋放導致芯片整體產能過剩,LED芯片價格嚴重下滑。經過兩年的調整,全球LED行業景氣度回升,Mini/Micro LED技術將引領下一個十年的應用升級,推動LED行業重回高成長。
華實發力第三代半導體
今年1月22日,華燦光電原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與華實控股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3月29日股份轉讓完成交割后,珠海國資背景的華實控股在華燦光電中持股24.87%,華燦光電原大股東的一致行動人上海燦融在華燦光電中仍保持4.9999%的股權。
Mini LED背光產品今年將會大規模商用,而Micro LED的產業化仍需克服微小LED芯片巨量轉移的工藝難關。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作為中國第二大LED芯片供應商的華燦光電,引入更具資本實力的華實控股,無疑將助力其Mini/Micro LED業務加快商業化步伐。
第一財經記者從華燦光電方面獲悉,華實控股投資華燦光電是出于多方面的戰略考慮。當前,珠海正在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華燦光電有LED芯片、尤其是Mini LED芯片的技術積累,這些技術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投資華燦光電,華實控股可以拓展LED芯片與化合物半導體業務,未來還可延伸到功率器件、模組等更廣泛領域。通過華燦光電及其Mini LED芯片,華實控股同時可以進入其全球化供應鏈體系,獲取眾多全球知名廠商的產業合作資源。
今后,華實控股將在資本上助力華燦光電加強技術研發;并在上游產業鏈配套、下游市場拓展等方面,協助華燦光電加速產品結構轉型、擴張發展空間。華實控股近年還投資了氮化鎵晶圓廠商英諾賽科、顯示控制芯片供應商集創北方等,它們將與華燦光電產生協同效應。
Mini/Micro LED商業化提速
值得關注的是,3月25日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的第一次成員大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招商資本(北京)正式啟動籌建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基金,希望引導撬動更多資本投入到這一領域,促進產業鏈和技術的完善。
目前,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的會員已包括TCL、海信、華為、小米、創維、康佳、榮耀、三星、索尼、京東方、利亞德、木林森、惠科、維信諾、三安、華燦等企業。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認為,5G時代正給Mini/Micro LED帶來發展新熱潮。
5G+8K、5G+VR/AR對光電信息顯示有迫切需求,Mini/Micro LED具備功耗低、亮度高、響應速度快、可視角寬等優勢,發展正當時。Mini/Micro LED已經開啟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事實上,今年三星、TCL、蘋果、華為等終端廠商均有計劃推出Mini/Micro LED新品。如三星今年發布的Neo QLED系列8K液晶電視,其Mini LED背光所用的LED芯片是普通三星背光LED芯片的1/40,通過擴大動態背光分區的數量,提升電視畫面的對比度。
康佳上周在2021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展出了236英寸8K Micro LED 大屏Smart Wall。海信在AWE2021期間的發布會上宣布,布局8K 及4K的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108英寸和163英寸的Micro LED。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3月25日表示,“十四五”是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窗口期。氮化鎵、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導體有光電子、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三大應用領域。除了發展Mini/Micro LED新型顯示技術外,第三代半導體在微波射頻、電力電子領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將支撐新能源汽車、5G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吳玲預測,2023年全球Mini LED背光終端設備將達8070萬臺、Mini LED顯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4億美元;2025年基于Micro LED技術的產品如高端電視機、手機、手表等將逐步上市,出貨量可達3.3億只模組,產值將超過100億美元。
“十四五”的目標是,用于5G通信的氮化鎵微波功率材料和芯片實現80%進口替代;功率電子材料和芯片在新能源汽車、高速列車、智能電網、數據中心實現規模應用;氮化鎵綠光和黃光LED電光轉換效率分別超過50%和30%,LED核心器件國產化率達90%;Micro LED顯示關鍵材料國產化率超過60%,這些都需要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的產業體系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