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投影行業以全年近16%的增長率再獲大豐收,亦進一步鞏固了中國投影產業全球龍頭的地位。在這其中,國內投影市場也意識到“行業的純增量時代正在進入末期”,因此頭部廠商以“攫取最后增量陣地”和“準備存量市場血拼戰”為核心的戰略調整正式展開。
一旦涉及到產業性、長周期的戰略方向變化,顯然必然會涌現出一系列新的競爭焦點。本文就帶領大家回顧一下2022年投影產業鏈有哪些值得特備關注的“關鍵詞”:
1. 4K智能投影繼續爆發
2022年,智能投影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特別是4K類別的產品,成為了行業市場一個亮眼的增長點。同時,布局4K也代表了一個智能投影品牌的“技術底蘊”,是頭部企業必爭之地。
例如,5月19日峰米V10 4K超高清投影儀(以下簡稱“峰米V10”)上市,該產品擁有高達4K的超高清分辨率和2500 Ansi流明的亮度。該產品預售價格6799元,也成為了4K智能投影新品首發的“價格新低”,拉低了4K價值升級的門檻。
再例如,2022年海信旗下年輕態品牌Vidda首次從電視領域跨界進入投影領域,推出Vidda C1智能投影產品。這也是海信進入激光顯示產業鏈以來,推出的首款“智能投影”。同時,Vidda C1還是全球首款全色激光光源的智能投影機。C1為4K智能投影的色彩效果標準帶來了嶄新的技術方向,豐富了4K產品的選購空間。該產品也是全色激光顯示目前的“價格新低”。同時,C1也是一款主打音樂效果的智能4K投影機。
整體上,2022年4K投影布局表現出“應有盡有的特點”,不僅是行業先驅極米繼續布局 RS Pro 2等產品,包括當貝X3 Pro、Vidda C1、峰米V10、堅果N1等新品加盟智能4K圈;在激光電視和傳統影院投影上4K也在持續“前進”:
特別是影院投影市場,2022年索尼、愛普生都推出了4K新品。索尼VPL-XW7000和VPL-XW5000兩款新品,具有新一代更小尺寸的原生4K SXRD 面板(3840x 2160),主打更輕更亮。愛普生4K家用機型CH-TW6280T則是一款汞燈4K智能投影,主打三片式高亮4K和智能價值,并具有極其優勢的價格競爭力——價格僅為索尼年度新品的零頭,號稱更符合國內4K普及化大潮。
4K新品案例不一而足。如果不計算早已經是4K產品占大部分份額的激光電視市場,可以說2022年絕對是“投影4K新品”更多的一年:布局4K的共識在2022年得到了進一步的實踐,而且主流品牌已經將4K與“普及”二字掛鉤起來。4K價格向下的大趨勢亦非常明確。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2年全年4K投影機銷量大增,不計算激光電視和家庭影院機型的“智能4K”產品銷量,實現翻番式增長。4K是投影機細分板塊中增量快、效益高的代表。因此行業也進一步預測,未來的4K大戰將更為激烈:更多、更好、更低價格的4K投影機問世,包括定焦、變焦、短焦和長焦產品的全面豐富,汞燈、激光、LED的全面開花指日可待。
2. 全色激光下沉
對于全色激光顯示,2022年是一個關鍵轉折點。全色激光產品在“型號總量”,品牌覆蓋上實現了歷史性的大突破。
比如,年初智能投影一哥極米推出全色激光電視新品A3 Pro,號稱擁有超越OLED電視的色彩表現。極米A3 Pro 100英寸首發硬幕套裝售價32999元,另有88英寸套裝31999元。極米A3 Pro通過搭載全色激光技術,能夠帶來132.3%的DCI-P3超廣色域與10.7億色顯示的超高清畫面,3000:1的超高對比度。
再例如,2021年底峰米發布的首款全色激光電視峰米T1 2022年全年上市,通過應用ALPD RGB+全色激光顯示技術,2800ANSI流明;配置來自殿堂級專業音響品牌寶華韋健Bowers & Wilkins的定制音響,以及全球范圍內首款100吋的菲涅爾升降屏——Fabulus炫幕激光電視升降屏,帶來嶄新的應用體驗。目前,T1主機16000+的價位,也是全色激光電視的價格低點。
當然,全色激光產品布局的大頭還是海信、長虹這兩個“主打激光電視”品類的投影玩家。二者2022年在產品的豐富性、價格線上也有重大進步。長虹還推出了120英寸柔性菲涅爾幕布,并為全色激光新品申請了“色域覆蓋”世界紀錄。海信方面更是通過Vidda C1這款產品,將全色激光顯示下沉到智能投影和6000元價位新空間。
對于外資品牌而言,全色產品布局依然略顯“滯后”。特別是日系品牌“出奇”的保守。反而是明基代表的臺系品牌,對全色激光產品的研發、新品推出比較全面。不過產品價格線上略高于本土品牌均值。
“型號更多、首次涉足萬元以下價位和智能投影產品線”,全色激光正在成為激光顯示嶄新的競爭熱點。但是,這并不是說“全色激光完美無缺”:一方面,全色激光顯示依然是“投影光源方案”之中高成本的代表。這種高成本性不僅是因為使用了更復雜的光源系統,也在于全色激光產品必然需要更復雜的“散斑”抑制技術。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全色激光的熱情并不一致。例如,對于LED光源,其實也可以稱為RGB全色顯示——只不過LED的發光頻率集中度不及激光,所以色準差一點:但是,恰是因為發光頻率上LED更為分散,所以其也沒有散斑問題的擔憂。同時,單色激光顯示在成熟性、輕便化、高亮和低成本上,比三色激光至少擁有一倍以上的優勢。
誠然,2022年全色激光顯示通過豐富供給、下沉供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是一個耀眼的行業明星。但是,這一明星何時能真正“普及”化現在依然存在懸念。全色激光顯示距離“大規模上量”的爆發,還有不短的距離。
3. 激光電視的中年之癢
2022年激光電視的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這個階段似乎也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新階段。作為目前家用投影儀“最具價值”性的高端選擇,其表現出的三大特點各個值得關注:
第一,2022年激光電視國內市場暫時結束了增量時代。其主要原因是激光電視“價格下降”與“普及化預期”之間的心里差距依然存在。作為一種需要專用幕布、高端鏡頭、高亮主機的產品,其成本是制約普及的第一大因素。同時,2022年大尺寸液晶電視價格加速下滑,在比較競爭下,進一步惡化了激光電視的“成本競爭力”局面。
第二,2022年激光電視進入進一步技術升級的關鍵時期。包括,百英寸等大尺寸產品市場占比的增加、全色激光產品銷量的增加、0.1x:1級別超級投射比產品的出現、變焦超短焦鏡頭的應用、新興柔性抗光幕,卷曲抗光幕的出現、新一代激光光源帶來的效能和體積形態的升級、三片式光閥激光電視主機銷量占比的提升等等,激光電視在2022年走過了一輪新的創新高峰。
第三,2022年激光電視海外市場應用實踐繼續拓展。激光電視、超短焦家用投影在國際市場的地位顯著提升,甚至成為一些品牌主打創新產品、核心消費升級方向的著力點。我國品牌海信繼續保持全球市場近半數的市場占比,同時亦實現與徠卡等更多品牌、世界杯等更多典型場景的戰略合作,推動激光電視應用加速走出去。
對于以上的市場變化,行業的主流觀點是:激光電視完成解決有無階段任務之后,在2022年進入一個“下蹲蓄勢”的新時期。激光電視未來的成長高峰,必然會機于1.更多的技術創新、2.全球市場的協同發展而出現。
這樣的未來成長邏輯,與此前激光電視長期呈現出“中國市場獨立發展格局”、龍頭品牌獨立主導格局將顯著不同。而基于全球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激光電視也渴望在“產業鏈”上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降低單品成本。成本的繼續下降也將是激光電視市場能夠加速騰飛的“前提條件”。
特別是超短焦鏡頭和抗光幕技術,作為投影家用的“高端”技術,未來很可能不僅是標配于激光電視,而是會在更廣闊的中高端家用投影市場扎根開花,并提升激光電視的供給鏈柔韌性,對激光電視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更多有益的反饋”。
4. 超短焦加速
從光學鏡頭角度看,2022年是超短焦鏡頭市場發展的一個重大升級時刻。這一年,超短焦鏡頭在家用市場真正走出了全面開花的“新路徑”:
例如,慧示推出全能投PLUS H3產品。該產品采用LED光源、2700ANSI流明亮度、4K分辨率的配置,并擁有0.218:1超短投射比,離墻約28CM就能投射百英寸大屏畫面……從應用角度看,該產品與激光電視的唯一區別就是采用了LED光源。這也是國內LED智能投影品牌,首次推出彩電化應用的LED智能投影產品。
而在年底市場,當貝超短焦投影儀U1,整機尺寸約為210*210*72.8mm,自重約1.56kg,為超短焦激光投影帶來了嶄新的“便捷性”體驗。該機器采用0.23:1投射比鏡頭,離墻僅25厘米即可投射出80英寸大屏,亮度可達1250ANSI流明——雖然不能滿足常規激光電視需求,但是在有限遮光和抗光幕條件下,依然是不錯的大屏選擇。同時,該產品也實現了首次將超短焦投影產品價格壓低到3500元價位。
不僅是慧示的包包投、碰碰投、全能投、慧點點;堅果的智慧墻、米家的3LCOS光閥超短焦投影儀、當貝超輕超低價的U1,以及激光電視產品線、工程投影機市場大量的超短焦新品創新等等,在超短焦投影整機上實現了“供給豐富性”的歷史性跨越,在超短焦鏡頭自身的創新上2022年也有更大驚喜:
2022年愛普生超短焦旗艦技術聚焦家用產品,推出了經典機型EH-LS800激光電視。EH-LS800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采用的嶄新“超短焦反射式鏡頭”:該鏡頭具有最低0.16的投射比、2.5倍變焦比;可以在0.16 - 0.40投射比之間進行性能調節。——更強的投射比+大變焦技術,讓這款產品可謂之“一鏡封神”。
目前,激光電視應用的一個難點就在于“投射比、超短焦”不夠極致。因此,投射百英寸畫面,主流產品0.21-0.23投射比,需要一個很寬的電視柜,并不是完全理想性的“貼墻”體驗。這也是過去數年,75/88英寸激光電視銷量比較大,百英寸、120英寸市場受制于的關鍵所在。而通過0.16:1的投射比鏡頭,至少在百英寸上,激光電視真正實現了貼墻投的體驗,也告別了專門的定制電視柜、甚至是伸縮架的煩惱。
2022年是超短焦投影產品的“大豐收年”。雖然激光電視品類市場有所收縮,但得益于產品形態的豐富性極大的增加,其整體市場規模依然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行業分析認為,無論是超短焦技術的創新、超短焦與其它技術的結合的多樣性,還是超短焦產品價格的下降,未來都會擁有巨大的能量,驅動超短焦投影市場越來越繁榮。
5. 幕布向上升級
投影機市場在2022年的新變化中,幕布這一“邊緣配件”的角色轉變是一個重大看點:從行業趨勢角度看,在家用投影加速普及下、特別是高亮度機型加速普及后,2022年超1000流明家用機甚至突破150萬臺銷量背景下,消費者正在加快認識到“好幕布”的重要性。
對于居家應用和大多數的商教應用,不可能做到電影院那種“完美”遮光環境。這就使得,環境光的屏幕反射強度,客觀上決定了投影畫面的對比度效果——也就是消費者反饋的“畫面泛白”問題,主要是因為環境光污染造成的。而克服環境光污染,除了“遮光”手段之外,高品質抗光幕、灰幕、吸光幕、深色幕布和高增益幕布是主要選擇。
即幕布通過提高正前方增益效果(犧牲側面對比度)和“更強的吸光”能力,幫助用戶實現“更高的畫質對比度”。某種角度看,在居家應用中,投影顯示的對比度,相比于投影主機性能,更多的是由“幕布”決定的:購買主機,是購買分辨率和亮度;購買好幕布是購買對比度,正在成為家用、商顯、準工程應用中的共識。
尤其是隨著家用投影市場日益“高亮化”,投影機效果升級的下一個關鍵點就落在了屏幕上。例如,3000元價位機型,在2022年的年底市場實現1000+的嶄新亮度層次的普及;1000元以上1LCD投影機型也實現了500-800流明的亮度水平……這日益促成了抗光幕的熱銷:
第一,2022年抗光幕升級繼續。包括菲涅爾技術的120英寸柔性幕布、可卷曲幕布的大量出現,推動了大尺寸激光電視顯示的進一步走紅。同時,千元級的百英寸抗光幕選擇也在增加——雖然,這類產品性能參差不齊,但是其與一定的遮光手段配合,依然能夠提升消費者的產品畫質體驗。
第二,2022年瞄準家用大市場的幕布類專職品牌,特別是抗光幕類的專職品牌市場活躍度增加。行業研究認為,未來至少半數家用投影儀將實現“高亮度化”,進而這些投影儀再次提升效果的著力點必然會是幕布——作為今天的市場短板,幕布顯然是一個可以挖掘的創業機遇點。
第三,2022年幕布行業的均價進一步下跌。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同質化競爭激烈,導致價格成為主要的核心賣點;其二則是因為行業對抗光性幕布需求的增加,大幅提升了產品的“規模效益”、降低了“平均成本”。行業更是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投影幕布的價格還將處于持續下降的過程中。其中,低端的普通灰幕的價格,會逐漸下降到與傳統白塑幕價位相當的水平。
整體上,2022年幕布市場繼續向上升級是大趨勢。這反映了消費者在家居投影消費上的“需求升級”,也反映了行業市場結構從“增量規模之爭到存量品質較量”的轉變。也許不久的未來,掌握好幕布的核心科技,會是更多投影廠商的差異化競爭點之一。
6. 千流明的價格戰
2022年投影機市場經歷了新一輪價格戰——準確說是2022年后五個月經歷了一輪新的價格戰。特別是在入門機上,在圍繞千流明亮度的產品上,價格戰非常兇猛!
例如,11和12月份,聯想和酷開推動自己的1LCD機型新產品,將600/700流明亮度產品價格帶到千元價格。酷開X3更是目前三位數價格機型中的亮度之王。而在2021年類似亮度的智能投影機價格普遍在1500-1800元左右。2022年1LCD機型的高亮度端產品,均價下滑普遍在3成以上。
再例如,DLP投影機型上,在下半年也迎來了一輪新的價格戰。主要是3000元價位上下的產品,價格線出現了1成以上的下降。或者是,各品牌同等價位的新品,亮度有一成以上的提升。DLP機型在3000元價位的量能型產品上的價格變化,被認為是受到了1LCD機型在兩千元以下產品線上的價格競爭“下拉”效應影響,進而產生了“價格下移、或者亮度上調”趨勢。
同時,2022年傳統汞燈投影機也在打出新的差異牌:即5000元價位的4000+亮度投影機型,在商教市場掀起低價高亮競爭潮;同時個別品牌推出3000+價位的汞燈智能投影機,進一步打通汞燈在家用市場中“高亮+低價”的競爭路線圖。汞燈核心競爭力就是成熟的低成本和高亮度,這一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對于價格戰,行業大多數企業的立場都是:“不是好事”,但是“不得不為之”。特別是在1LCD市場,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品牌粘性不足,頭部品牌優勢有限的背景下,為了爭奪全年超百萬臺的絕對增量,行業企業紛紛將“價格突破”作為主要戰略。2022年雙十一期間,雖然智能投影市場保持了增長,但是增幅“遠不及預期”,這進一步壓低了雙十二年底市場的價格走勢。
當然,2022年的價格大戰也與LED投影光源進一步在亮度上的突破有關系。特別是1LCD機型、千流明的DLP機型,都深受LED光源持續進步的影響,不斷提升產品性能表現。這在價格線上就呈現出“同等亮度產品價格走低”的趨勢。
即行業同質化競爭、增量市場爭奪和技術進步驅動,是2022年行業價格競爭壓力比較大的原因。此外,投影儀產品的價格走勢,也受到大尺寸液晶電視產品價格劇烈下降的影響:同為家庭視聽設備,液晶電視機的價格、特別是大尺寸產品價格,在2022年三、四季度市場創出歷史性新低,帶動投影儀大尺寸產品亦形成了消費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心理預期”。
對于投影儀行業,特別是家用市場的價格戰,行業研究機構認為,在品牌市場分布結構真正向頭部企業集中、形成第一集團擁有足夠軟實力和市場份額穩定行業價格之前,大概率會持續存在。特別是圍繞千流明上下的產品線的價格爭奪,短期內必然會持續下去。
7. “缺貨”緩解
2022年投影市場的發展,與2021年比較,最顯著的不同就是“缺貨”現象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不過這種缺貨狀態緩解的主要原因,不是供給端出現了“升級”,而是“需求端”出現了新局面。
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告急。各種專用芯片產能不足。特別是以車載、顯示驅動等芯片為代表,缺貨引起了大范圍的終端產品減產。投影機市場中,智能投影產品DLP技術路線核心的DMD光閥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結合這一時期全球DLP投影銷量處于增長通道之中,這導致,部分二線DLP智能投影品牌“出貨不足”,甚至部分品牌的新品發布時間表都受到了影響。
同時,同樣需要硅基半導體基板的本土LCOS光閥創新產業鏈,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本就處于市場早期、實驗性投放的本土LCOS光閥產品不得不再次延期市場化過程。這一定程度上讓本土投影光閥的創新蒙上了陰影。
不過DLP光閥缺芯卻是1LCD投影機型的福音。在DLP資源不足、本土LCOS光閥撐不起來的背景下,1LCD機型成為很多廠商“數量之爭”的唯一選擇。更多品牌加盟1LCD產品線,促成了2021-2022年這一技術類型產品的“亮度等性能大升級”、“市場占比從4成躍上2022年三季度最高值近7成”的大變化。
進入2022年之后,國內投影市場DLP機型的增幅大幅下降、智能投影全年市場增量主要依賴于1LCD產品;甚至個別時刻國內DLP投影機型銷量出現了下降。而在海外投影市場上,雖然智能投影機的DLP光閥需求依然在增長,但是2022年海外投影機“大商用”市場出現了15%以上的萎縮,DLP光閥需求量也隨之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有行業人士分析稱,海外市場2022年傳統大商用投影機市場,DLP光閥需求量年減少五、六十萬片以上)。
同時,2022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在“供給增加”、“需求下降”的趨勢下,緊張局面得到很大的緩解。亦讓DLP光閥產品的供給和產能組織更為充沛。——諸多因素影響下,2022年幾乎不在出現DLP投影機廠商“拿不到光閥”的情況。反而是,一些此前在商教市場使用的1024*768等低分辨率的0.65英寸DLP光閥出現了一定的供給過剩。
基于2021-2022年投影和半導體行業的供給與需求變化,行業認為光閥產品、特別是DLP光閥的供給緊張格局已經大幅緩解,并且短期內不會再次出現“買不到”的局面。這對于未來一段時間內,包括智能家投、激光電視等新興消費需求的持續得到滿足,進而推動投影市場不斷成長是好消息。
8. 亮度新標準問世
2022年國內投影市場一個重大的行業關注點是投影機的“亮度虛標”問題。為此,行業也在標準端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
4月1日,我國首個激光電視行業標準《電視接收設備激光投影顯示規范》正式實施。這是激光電視行業首個“準確定義了”產品特征的,得到業內大多數企業認可的“文件”。其中,明確規定激光電視以屏幕上呈現亮度尼特nit(又稱作,坎德拉/平方米,1 cd/m)作為產品參數標準。
這一標準的特點是,不同于傳統投影機以“鏡頭投射出的總亮度流明”為標準定義的對象,而是以具體的投影畫面上的屏幕反射亮度作為定義標準。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一標準,準確理解畫面效果,并與傳統液晶等彩電技術的亮度標準做橫向比較。
2022年8月,智能投影市場的全球巨頭、多年蟬聯國內市場NO.1的領頭羊品牌——極米,發布了新的年度旗艦新品H5,并同期向行業宣布正式摒棄使用ANSI亮度標準,推出了嶄新的CCB亮度標準(即電影色彩亮度標準Cinema Color Brightness,下文簡稱CCB)。11月份雙十一前夕,極米全部智能投影產品線,完成了向CCB標準過渡的變更工作。
CCB電影色彩亮度標準,通多對投影機亮度標準測量條件和過程、測量內容和方法、產品參數標注規范等方面的重新定義,實現了投影機亮度標準與“彩色電影欣賞畫質效果”的高度一致性。行業分析認為,CCB亮度標準讓投影機亮度參數真正實現了:“從傳統商用機、工業投影,到家用、視頻機的轉變”、“從著重描述更亮的極限,向表示標準色彩價值下的亮度能力轉變”、“從汞燈時代粗糙的計量過程向激光和LED時代精確測量和標識過程的轉變”。
激光電視、智能投影是今天投影市場成長的主力、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這兩大產品線都在2022年開始強調嶄新的亮度標準,自然不會是無的放矢。
據10月27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社會團體組織、下稱北京消協)、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社會性質微型私營企業、下稱陽光數據)對5款市場上熱銷的家用投影機產品的測評顯示,5款產品中有4款產品亮度參數的標稱值與測試值相差巨大。其中,一款產品亮度標注值為3200lm,但實測值為1955lm,實測亮度只有標稱的61%;另一款亮度標注值為2500lm,但實測值更是低值為1326lm,實測亮度只有標稱的53%。
亮度數據的混亂,乃至于各種“自發明概念”(如,光源亮度)等的充斥市場,已經成為投影機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阻力。行業頭部企業聚焦亮度參數價值的理性回歸和標準化,是對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負責,亦是一種重大的“公共知識”創新和貢獻。
9. 1LCD逆襲與全封閉光機
2022年投影市場的大贏家莫過于1LCD機型了。不僅是國內市場大幅度銷量增加,在年底世界杯等因素帶動下,1LCD全球市場也再次火爆。在1LCD機型熱銷的支撐下,全球投影機均價亦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為什么1LCD機型會火爆呢?有人說是因為價格低:1LCD機型主流價格在700-1500元左右,只有DLP和3LCD機型“底價”產品的四分之一到半價。這的確讓1LCD機型的“下沉”市場極大的擴大了。消費者也不用為采購產品“做太多理性的分析”,有熱情就足以能做出消費決策,成為1LCD機型的很大優勢。甚至,世界杯市場中,諸多國外消費者都將1LCD投影作為“看球一次性消費品”來采購。
但是,1LCD機型的價格低廉,不是2022年才有的事情。事實上,和五年前比較,2022年1LCD機型的均價至少高了30%以上。即,低價格是1LCD機型的核心優勢,但卻絕不是其在2022年能夠異軍突起的原因:
支撐1LCD投影做大的原因,是1LCD投影正在變強!2022年在新一代高效光閥和高效LED光源支撐下,千元機型能達到400-700流明亮度,1500元能夠在700-800流明亮度,并進一步完善了其它功能的配置。這一性能水平,較5年前1LCD投影機最高不過兩三百流明的亮度,實現了大幅度“性能提升”。
固然,今天的1LCD投影機還不能稱為“好用”的產品,但是亦已經跨過了“堪用”的門檻:是產品性能大幅提升,但是價格增長有限的格局,推動了1LCD機型的熱銷。特別是在2000元以下價位上,和傳統DLP的廉價機型比較,1LCD機型在亮度和分辨率上還實現了性能“領先”。這讓1LCD機型搶占了大量DLP機型的入門市場。
持續不斷的技術進步和性能提升是1LCD產品市場成長的核心原因:這方面,行業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即,如果說過去幾年1LCD的進步主要是,1.LED光源的升級;2.產品光閥從非晶硅技術、低溫多晶硅技術,升級到高溫多晶硅技術;3.智能對焦和智能梯形矯正功能的配備……等方面在核心部件上的“發力”;那么2022年開始在核心架構上的升級就成了重要的新方向:即,封閉光機開始流行。
采用全封閉式的光機,將徹底解決1LCD機型在“灰塵壽命”上的歷史難題。全封閉式光機,避免灰塵與核心光學部件和光閥的接觸,提升了系統核心壽命、避免了灰塵導致的亮度衰退,畫面黑點等問題。據行業研究人士分析,全封閉光機將提升1LCD投影壽命至少一倍,讓其可使用時間與傳統DLP等技術機型基本一致。同時,也讓1LCD投影在使用中的性能衰減預期,與其它LED投影機技術產品基本一致。
即2022年1LCD投影機不僅在技術進步、性能升級下實現了市場銷量的進一步爆發,同時也在更多的創新升級上找到了新空間。短期內,1LCD投影技術依然在不斷快速迭代的過程之中,這是行業對1LCD投影近期市場持續向上趨勢一致看好的根本原因。
10. 商用增兵
2022年大商用投影市場發展并不算好。教育板塊繼續在低位上向下滑落、工程投影市場罕見的負增長,唯一的好消息是商務會議市場的下降幅度大幅減速,表現出企穩的態勢。但是,在這樣一個大商用整體下滑的年度,商用投影機市場卻迎來了增兵
一方面,國際品牌在智能商務機型、低價格工程機型上的布局在進一步加速。原因很簡單,這兩條線是大商用中的增量線,也是未來看得到的“市場需求重心”所在。特別是低價格工程機上,包括巴可、科視、理光、愛普生、NEC等品牌都有所涉及,形成了國際一線巨頭與國內創新品牌的“規模市場”上更為激烈的碰撞。
另一方面,本土大商用市場的創新品牌也在進一步發力。其中,更多的渠道企業,例如神碼、華錄、霍科思等等本土品牌在商務和工程等市場的投影布局,進一步影響到了傳統外資品牌的市場走勢。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國內市場的需求與外資品牌的供給之間出現了“脫鉤”,導致代理商層面為了保住自己的銷量,不得不利用本土產業鏈代工體系,推出更符合本土需求的自主品牌產品。
同時,本土投影市場的創新品牌也在實現進一步的市場升級。例如,光峰推出新一批次的高亮度工程投影機產品,向上搶占更高端的需求市場。再例如,海信作為激光電視品牌加速拓展激光顯示的更多應用場景,在商教和工程市場實現初步發力。某種角度看,國內投影創新品牌在2022年都實現了“擴張”——銷量規模未必增長多少,但是產品線、市場場景覆蓋能力,卻都得到了加強。
“弱勢需求下的供給增量必然帶來更多的品牌碰撞。”供給與需求的匹配角度看,2022年國內大商用投影市場,正在進入從未有過的擁擠狀態,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超過了市場預期。特別是客戶方面對本土品牌產品的自信與認可,正在成為一股顯著不利于傳統外資品牌長期堅持的“溢價”策略的決定性因素。后者也被認為是外資品牌紛紛在智能機型、低價格工程機上加碼的原因。
事實上,2022年大商用投影市場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從外資主導向本土品牌主導格局轉變。從市場排位看,2022年是本土品牌在商務會議、教育、工程三大細分市場首次全面問鼎的一年。2022年大商用市場中,本土品牌綜合實力與外資品牌傳統優勢之間,正在發生“逆轉”。
這樣的里程碑時刻,外資品牌加強本土化創新、本土品牌強化產品線豐富性就成了必然選擇:即便市場環境比較低迷,也阻擋不住本土品牌和外資品牌在長期競爭需求下的“增量”動作。且,這些變化,將成為未來數年國內大商用投影市場版圖如何分配的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2022年投影機行業在傳統市場弱勢、新興市場大多增幅不及從前的背景下,產生了更多結構性、存量型的競爭變化。這些變化聚焦在關鍵詞上,涉及了廠商動態、行業標準、技術創新、需求更替等多個維度,為行業發展帶來了繁榮的活力、也帶來了更激烈的競爭。——存量與增量都要競爭、創新與服務共升級,國內投影市場正在加速步入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