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吳忠幟教授的帶領下,開發了一種用于OLED設備的3D像素結構,可以改善光提取。新設計可將頂部發光OLED器件的外部量子效率提高到30%。
新設計采用了填充有圖形化高折射率材料的3D反射像素結構。研究人員創建了幾種大小不同的像素,發現像素越小,效率提升越高。
為了制造該設備,研究人員利用傳統AMOLED像素上的凹堤結構并修改了集成工藝,使反射底部陽極延伸到像素堤坡上,以形成圍繞像素的光學反射(但電隔離)坡面像素發射區域。高折射率填充材料通過對齊的精細金屬掩模 (FMM) 中的微小開口通過真空蒸發進一步選擇性地填充在凹面像素區域中,從而完成反射3D像素結構。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進一步改進3D像素結構,可以實現更大的效率提升,例如通過采用透明頂部電極來減少光學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