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發達國家人群普遍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對環境友好型技術和視覺友好技術較為青睞,在此背景下,全球電子紙平板市場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電子紙平板銷量為786.0萬臺,同比增長33.7%。其中,中國市場銷量為133.9萬臺,同比增長129.3%,占全球的比例提升至17.0%,銷量增幅遠遠高于全球。
但目前來看,海外依舊是全球市場的基本盤,呈現出規模大、漲幅穩定的發展特征,這也是國內品牌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中國與海外市場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現狀。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市場的參與品牌最多,品類最豐富,市場活力也最大,場景拓展方面走在了最前面。
Kindle退出中國之后,中國市場的參與者蜂擁而至,由于用戶基數沒有達到國際市場水平,市場供應能力與消費力在短時間內出現倒掛,導致一方面品牌競爭加劇內卷,另一方面企業急迫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競爭加劇也倒逼了中國企業在主流產品的設計、性能及用戶體驗方面的完善與創新,推動國內產品逐步接近國際平均水平。在場景拓展方面,中國市場從傳統閱讀場景拓展到辦公、教育等場景,而新場景中的產品形態和市場經驗是國際品牌相對欠缺的。這就為中國品牌出海奠定了基礎,增強了信心。
在此背景下,中國各品牌陸續發布了海外版產品。文石繼去年推出了Palma海外版閱讀器之后,今年的10月23日再次發布三款海外版產品,分別為Palma 2、Note Air4 C和Note Max。
在今年早些時候,漢王也以Penstar品牌出海,已于8月開啟北美市場銷售,目前已完成北美電商渠道布局,將于明年1月在CES全球消費電子展上全面亮相,正式啟動海外線上、線下多渠道體系的全面建設。
洛圖科技(RUNTO)分析師張寧認為,中國品牌出海是必然趨勢,也是中國品牌參與國際競爭、引領國際創新并實現產業蛻變的重要路徑。
對廠商而言,要具備系統化思維,在產品研發、渠道布局、品牌推廣、用戶體驗等各個方面要建立端到端的本土化運營能力。要從國內產品直接輸出到海外的“中國產品出海”的模式,逐步實現向“品類出海”、“品牌出海”的過渡。不再單純憑借中國制造的產品優勢并借助海外渠道完成銷售,而是要具備對市場的前瞻性預判和較為完整的海外市場策略體系,形成符合當地市場特征和競爭格局的經營能力,以本土化運營獲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