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產業作為信息化、數字化的終端窗口型產品,在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地位。近年來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高速發展,原創技術、底層技術、首發產品不斷涌現。新型顯示已經成為重要的“未來增量潛力點”,發力新型顯示應用、新型顯示制造也成為顯示行業企業“下一代”領先的關鍵支撐。
政策護航,創新撐起產業新天地
2024年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重點關注的標志性產品就包括新型顯示產業。
包括,加快量子點顯示、全息顯示等研究,突破Micro LED、激光、印刷等顯示技術并實現規模化應用,實現無障礙、全柔性、3D立體等顯示效果,加快在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遠程連接、文化內容呈現等場景中推廣……等具體要求已經第“N”次出現在相關政策和支持文件中。
新型顯示的創新發展被認為至少具有三重重大戰略意義:第一是,對我國傳統顯示產業持續的全球經濟領先地位的接續和支撐、第二是,對我國未來數字化、智慧社會建設,以及其它機電類產業升級的必要技術和硬件支撐、第三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形成新的增量,提高傳統顯示企業的制造業附加值,滿足“做大”總蛋糕的社會發展需求。
恰是基于新興顯示在未來眾多產業配套鏈中的關鍵地位,我國全球第一大顯示產品消費、制造和流通國的地位,“搶占新型顯示制高點”、“探索未來顯示無人之境”的戰略任務必須完成:特別是進入2023年末以及2024年初,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再次涌現出大量領先技術案例。
原生超越,新型顯示繼往開來
2月5日消息, “季華實驗室”團隊成功研制了200mm×200mm OLED噴墨打印成套裝備,并實現7吋137ppi基板全彩打印點亮、5吋254ppi、300ppi基板打印及UV測試。該次技術突破的亮點在于,我國自主裝備首次實現了300ppi的高分辨率打印,其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印刷顯示是下一代新型顯示產業重要方向。其中,印刷成套裝備和印刷油墨是行業落地的主要障礙。此次,季華團隊的成果,對于推動在手機等需要高分辨率的OLED產品,以及未來QLED顯示產品上,實現高分辨率印刷制備具有重大意義。據悉,OLED噴墨印刷技術與傳統OLED面板蒸鍍技術相比,擁有材料利用率高(蒸鍍工藝材料利用率<15%,噴墨打印可提高到85%以上),無需高精度掩膜版、無需真空環境等優點,制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目前,該團隊研制的G4.5代高分辨率OLED噴墨打印成套裝備已完成安裝調試,導入試驗線。
洲明星鉆AM系列LED直顯產品
2023年11月底,洲明科技發布星鉆AM系列新興LED直顯產品。該產品覆蓋P0.9和P1.2兩種間距,在屏幕厚度上做到了1毫米、重量上55英寸單元4公斤、功耗上55英寸單元更是只有160W左右、COB工藝下的AM驅動無頻閃、無掃描線。同時,該產品還擁有硬屏和柔性屏兩種設計。洲明AM星鉆系列是目前LED直顯產品從未達到過的顯示性能、幾何形態、柔性設計的集合體,進一步捅破了LED顯示產品的“體驗天花板”。相關產品技術全球領先。
近日,據媒體報道,華南師大水玲玲團隊(申詩濤博士等)利用液滴內電流體顆粒組裝技術(eMAP,Electro-Microfluidic Assembly of Particles),研發了一種能同時實現反射和透射的顯示技術,并探索了其在彩色化、雙穩態、廣可視角度等方面的多種性能。——簡單講,這就是一種可將傳統液晶顯示與電子紙顯示統一起來的顛覆性技術。
雖然這一eMAP技術距離市場化還非常遙遠,但是這確是探索“下下一代”顯示可能性的重大努力。不同于今天的OLED、液晶、LED等顯示都源于歐美的最初發明,這樣的前沿探索為我國顯示產業牢牢掌握未來主動權建立下了更多“前哨”知識陣地。
1月31日,維信諾全球首發中尺寸寬頻LTPS技術。該技術通過對驅動電路和配套GIP電路的獨特設計,使得中尺寸寬頻LTPS技術做到刷新率最高可達640+Hz,同時帶來-80dB的低Flicker值,支持中尺寸AMOLED屏幕在20Hz-640Hz+超大區間范圍的寬頻驅動,IC功耗可降低21.5%(維信諾實驗室測算數據)。
目前維信諾圍繞寬頻LTPS技術已申請關鍵專利269件。該技術是AMOLED中尺寸經濟型低功耗解決方案,將有效推動從平板到NB等中尺寸OLED顯示應用的發展。
當地時間1月30日到2月2日,歐洲國際視聽技術及系統集成展覽會(西班牙巴塞羅ISE展)上,我國激光顯示領先企業光峰科技,首次展示了采用ALPD 5.0超級全色激光技術的新品S Pro系列工程投影機。該技術采用全新設計的激光引擎體系,徹底解決了純激光顯示的散斑和彩邊干擾,首次為全球三色激光工程投影顯示帶來“便捷的高品質解決方案”。
2023年12月,國星光電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研發項目成功點亮1.84英寸Micro LED全彩顯示屏——nStar Ⅲ。該屏采用LTPS-TFT玻璃基驅動背板,像素間距縮小到0.078mm,分辨率360*480,采用全倒裝無襯底LED像素發光單元,可實現屏幕峰值亮度>1500nits。該產品集成了國星光電自主研發的Micro LED玻璃基封裝專利技術,為進一步推動micro LED在可穿戴設備上的應用提供了可能。
“從產品應用設計、到裝備產業、再到前沿探索……”短短幾個月,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就實現了多個方向的“全球首次、首發、首創”等遙遙領先成果。這說明我國顯示產業的發展后勁是充足的——建立在創新之上的高質量發展不是“目標”,而是進行時。
加速新型顯示產能形成,鑄造產業競爭制高點
據湖北日報消息,2023年12月7日,2023 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在武漢召開。大會透露,全球首條采用印刷OLED技術生產顯示屏的生產線,將在TCL華星武漢工廠開建,將于2024年下半年量產出貨。據TCL科技高級副總裁、TCL華星CEO趙軍介紹,TCL華星的印刷OLED屏將率先在IT、醫療領域應用,預計2024年下半年搭載其印刷OLED屏的產品將走向市場和消費者。
2024年1月消息,成都辰顯光電順利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策源資本領投,川發展弘芯基金、成都高投電子集團、四川振興產業協同基金、成都高新未來科技城、合肥北城信創投、華西金智等機構跟投。2023年9月,辰顯光電成功發布全球首款102英寸P0.5TFT基Micro-LED拼接屏,并完成了全球首條TFT基Micro-LED生產線的奠基。其完成進一步融資,標志著TFT基Micro-LED顯示技術產業化將進一步加速。
同樣是,2024年1月消息,浙江眾凌科技B輪融資完成首次交割,首次交割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深創投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領投,新恒利達資本參與投資。眾凌科技主營產品為OLED蒸鍍發光材料所需的核心模具高精密金屬掩膜版(FMM)。FMM是OLED顯示目前主流工藝中的“卡脖子”耗材之一。我國目前是OLED顯示僅次于韓國的產能大國。突破這一關鍵技術,對于未來產業高質量、低成本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023年11月28日晚,京東方A公告,擬與成都高新區指定的投資平臺重產一期及電子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投資建設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項目總投資630億元。這將是全球OLED產業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之一。也是我國產業在OLED項目的中大尺寸發展上,與韓國業者競爭未來話語權的載體項目之一。目前,韓國三星亦在考慮和推進IT用8.6代OLED投資項目——在IT用OLED上,我國企業實現了從此前手機OLED的追趕,到同步投資的轉變。
2024年1月23日,湖畔光芯12英寸超高清、高亮硅基OLED微型顯示器項目廠房封頂。預計2024年7月30日完成超凈廠房裝修,并開始首臺光刻機設備的搬入,在12月點亮首款產品。該工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硅基微型顯示器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之一。近年來我國企業持續加強了硅基顯示技術探索,在硅基OLED、硅基micro LED、硅基LCD等項目上實現了技術突破,產能布局。其中硅基OLED上的投資規模占據全球多一半……
“投融資持續加大支撐,我國新興顯示產業鏈的長度、厚度和高度不斷升級!”僅僅梳理最近數月國內新型顯示產業投資的“一角”,就足以感受到這一產業的“熱火朝天”的成長激情。這也是我國獨立自主創新產業,和高端產業持續發展進步的一大寫照。
創新建立信心、創新成就未來
從最近火爆的蘋果Vision Pro頭顯依然是“原汁原味中國制造”、到問界M9的“超級顯示智慧集成”、再到過去三年火爆全球的XR虛擬攝影棚中國企業拿下9成以上市場份額……新興顯示的創新建立的是產業信心、是競爭的必勝信念。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顯示產業過去四十年走過了技術引進、替人打工、模仿山寨、創新追趕到今天“超越領先”,并率先探索“無人之境”的巨大轉折進程。這一過程,本質就是本土產業不斷消化外來技術、進而研發創生自主技術的過程,是學習、研究、積累到創新質變的過程。今天,人類社會數字信息化大潮加速發展,正在推升智慧顯示應用的無處不在。建立在自主創新之上的本土顯示產業、新型顯示技術門類,正在迎來更好的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