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Port的現狀及展望
從技術層面來說,初版就具有的高帶寬,以后無需更換連接設備的升級,內外部接口統一,簡化電路設計,以及先進的微封包架構傳輸帶來的單源多輸出,多種數字內容保護協議的支持,DisplayPort無疑占據了很大優勢,但技術優勢能否轉變為市場優勢?我們看過了太多優秀的技術在市場上被落后技術打敗的案例。畢竟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一點點帶寬的差距沒有問題,多屏輸出也要考慮下自己的經濟實力,但誰對于現有設備的兼容性最好,哪種接口的設備更便宜、性能更好,這才是成敗的關鍵所在。
在占領市場上,HDMI無疑走在了DisplayPort的前面,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超過500家HDMI注冊公司,符合HDMI規范的產品種類也已經超過數百種以上。連甫于2006年6月才通過的1.3版HDMI,也都已經有實體產品出現,各便攜設備廠商也開始規劃HDMI portable的產品線。反觀DisplayPort,從2006年5月正式成為標準之后,截至目前為止,市面上也沒有采用DisplayPort的實體產品出現,雖然開篇所說的下一代顯示芯片和chipset都已添加了DisplayPort支持,但相較起來,DisplayPort相關廠商的動作還是顯得不夠迅速。
DisplayPort陣營應認清這一點,現在和HDMI直接硬碰硬是不現實的,首批上市產品應采用兼容HDMI的策略,從自己占據較明顯優勢的PC領域入手,來撼動HDMI在此領域尚未穩固的根基,以圖將來成熟后,再慢慢改變消費電子領域HDMI一家獨大的狀況。1.1版的DisplayPort宣告支持HDCP正是這個思路。
好在DisplayPort陣營中,也不乏同時支持HDMI標準的廠商,如Genesis Microchip及Analogix等,現在已經推出同時支持DisplayPort與HDMI的芯片產品。而且由于DisplayPort并不像HDMI那樣需要交納使用授權費,除了電路成本以外,內建DisplayPort所需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因此許多生產HDMI相關產品的廠商會考慮這點同時把DisplayPort與HDMI納入支持,以探知市場的反應。這正是DisplayPort發動攻勢的大好機會,只要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再從上游的視頻芯片、板卡,中游的連接線、連接器,到下游的PC、消費電子產品產業鏈形成,DisplayPort就有望在坐擁PC市場之余,與HDMI在PC與消費電子的交叉區域上演一場龍爭虎斗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