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春節,國內家電市場并沒有度過一個想象中的休閑假期。“節后的工作安排非常緊”,一位河北的家電銷售商如此表示。據悉,今年春節之后,國內大多家電企業和銷售上均把工作日程排的比較靠前。這種局面是以往所沒有的。
為什么09年春節國內家電產業竟如此“如臨大敵”呢?原來是二月一日正式啟動的“家電下鄉”工程樂壞了企業,也忙壞了企業。
由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組織的家電下鄉工程從今年2月1日起正式進入全國全面推廣階段。預計四年之內將帶動國內家電市場進萬億的產值。僅僅是09年,最保守的估計也認為家電下鄉工程銷售額會達到800-1000億元。這項以中央財政補貼農民13%的家電產品購買成為核心的惠民政策正在成為,國內家電企業渡危機、搶市場的重要戰場。
分析認為,如果將中國稱為僅次于北美和歐洲的第三大消費市場,那么廣大農村市場就是這個全球第三大市場的“錢袋子”;如果說全球家電企業是的中國市場者得天下,那么中國市場則可以說的農村市場者得天下。正式農村市場如此巨大的消費潛力和戰略意義促使家電企業無不在春節前后放棄部分休息時間,緊鑼密鼓的布局家電下鄉工程。
在家電下鄉的市場爭奪中,眾多國內知名家電企業也打出差異牌,其中作為國內著名的三大綜合家電企業之一的長虹更是先后推出了“企業直補”和“三零信貸消費”兩項重大舉措。長虹在家電下鄉市場的“高歌猛進”與國內其它家電企業“中規中矩”的作為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去年,第二輪“家電下鄉”的中標結果尚未公布,長虹就在全國率先開展“平板下鄉”活動。長虹對外宣布,凡購買長虹家電下鄉指定平板電視的消費者,憑身份證或戶口簿,即可獲得零售價13%的廠家直補。以往,家電下鄉推廣工作中農民的補貼資金是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共同負擔的,此次長虹自掏腰包之舉,頗令業界詫異。長虹“企業直補”的產品范圍也突破了國際規定的平板電視產品不得超過2000元的限定,大量價格在1000元—4000元的電視也在長虹優惠之列。“產品價格越高,在補貼活動中消費者受益越大”,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解釋說。
進入09年后,長虹又針對家電下鄉活動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家電農村信貸的消費模式。面向廣大農村消費者推出“零首付、零利率、零成本”的家電下鄉三零”優惠貸款。據長虹介紹,只要持有“一折通”即“財政直補卡”的農戶,同時在銀行沒有不良信用記錄,且資信等級為“一般”以上的,在購買長虹電器時,可以提出貸款申請。通過審核后,將直接享受產品價額全額貸款的“零首付”,貸款期前6個月長虹貼息的“零利率”,以及全額減免手續費的“零成本”的“三零”貸款服務。在這一舉措中,長虹不僅承擔六個月的貸款利息,同時還是消費者信用的擔保人,承擔消費者的消費風險。長虹此舉使消費者能夠靈活的掌握購買時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通過以上兩項具體措施的實施,已經使長虹品牌在家電下鄉的眾多企業品牌中脫穎而出!白叩母煨、想的更細些、做的更周到些,這體現了長虹對衣食父母——普通消費者的殷勤,更為長虹在眾多競爭者中率先打開農村市場的大門奠定了基礎”,一位行業評論家這樣評價長虹的“下鄉新政策”。拒不完全統計表明,長虹盡在08年家電下鄉的三個試驗省份中的產品銷售額已經突破8億元。09年面對家電下鄉過程全國規模的推廣,再次向活動中長虹渴望獲得近百億的銷售額入賬。
在家電下鄉的活動中,長虹不僅入賬頗豐,而且建立了鞏固的更具地。長虹在家電進農村的同時,格外強調品牌進農村、渠道進農村:強調真正在農村市場扎根、發芽、成長。以長虹的戰略后院四川為例,部分村鎮長虹品牌家電的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其消費者持有比例甚至超過了60%,幾度出現戶戶有長虹的“長虹電器村”。
長虹如此深入精耕家電下鄉市場并非簡單的立足于現有產品銷售規模的擴張。在國內家電領域,長虹、海爾、海信已經成長為三個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一線企業集團。通過黑白兩條路線的發展,三家企業的產品門類、銷售數量均在國內家電企業中首屈一指。但是相比較海爾在全球市場多年積累起來的品牌優勢,和海信一直為人稱道的技術立起形象,三者之中長虹的實力略顯單薄。
為了強化整個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近年來長虹完成了立企50年來最重大的一次轉折:面向3C融合企業的轉型和上下游通吃的產業鏈架構。在其主業產品彩電和冷凍產品上,長虹進行了堪稱“巨大”的基礎投資。華意壓縮項目和虹歐等離子屏項目無論是技術含量還是產業規模都在國內同類投資中屬于佼佼者。
基于巨大的產業鏈規劃,勢必形成長虹在終端市場上的攻勢戰略!凹幢銢]有家電下鄉,長虹也會自己深挖農村市場”,業內專家指出,“與其說長虹在花力氣推動家電下鄉工程,不如說是家電下鄉幫了長虹的忙,給了長虹更大的機會”。
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型家電企業之一,長虹一直擁有著強烈的國際化夢想。但是在完成一系列的蛻變之前,長虹必須在本土扎好根,尤其是在具有決定意義的農村市場扎好根。一個以四川為點,中國為圈,世界為圖的長虹版圖規劃已經初步顯現,而家電下鄉就是其中“濃墨重彩”的重要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