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到2009年1月底為止,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經達到4500萬。隨著數字電視整體平移的迅猛發展,增值業務的不斷增加,機頂盒的軟件功能、設計模式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正被越來越多的機頂盒研發廠家、中間件開發商、廣電運營商等多類單位所關注。以下通過分析運營商的需求,結合我們公司對當前主流中間件的集成和應用情況,對機頂盒的軟件走向趨勢做一個初步的探討和分析。
量體裁衣,客戶是上帝,我們先來聽聽運營商的呼聲。數字電視整體平移是一項繁雜而又龐大的工程,作為期望贏利方的運營商,他們最關心什么呢?
(1)機頂盒功能是否足夠強大,除了每月收取有線電視費外,是否還有其他贏利項目,最好是廣告、股票、點播、游戲等功能全上,他們的口號是不求最貴,但求最多。
(2)在同一個網絡中同時存在多個廠商的機頂盒,在開展增值業務時,如何確保各個廠家既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又能高效完成任務。
(3)如何使機頂盒技術提供商既有機統一又相對競爭,在將來開展增值業務時給自己留足空間,不受其牽制制。
(4)機頂盒是否可以一步到位,今后增加業務需求時,只維護前端就可以了,終端是否可以不升級就可能完成。
針對上述四個問題,下面的分析相信可以解答運營商的種種疑問。同時,對機頂盒終端軟件技術走向有一個初步的預測。
由于現在數字電視仍然處于不斷開發、完善的階段,目前尚未出臺相關標準規定機頂盒應該配置哪些功能,甚至我們的上帝(運營商)自身都無法確定究竟做什么樣的增值業務。他們的運營模式還處于不斷探索、嘗試的階段。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渴望讓機頂盒做到一步到位,無異于紙上談兵。就目前來說,機頂盒是由各地市場決定的。當前某些中間件開發商,試圖想將機頂盒軟件標準化,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做法。
隨著機頂盒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目前,國內也涌現出了很多中間件開發商,比如茁壯、佳創以及影力遲等,來跟我們機頂盒廠商共同競享這塊大蛋糕。在眾多中間件開發商中,其中,茁壯尤為突出,給人感覺頗為強勢。在市場的推動下,茁壯先后相繼推出了iPanel2.0、2.01以及3.0等幾個版本的瀏覽器。其中,iPanel2.0和iPanel2.01的關注點僅限于數據廣播方面,比如提供如單、雙向頁面的瀏覽、股票分析以及廣告增值業務等功能,其他應用部分仍然由機頂盒廠商進行開發,這樣,機頂盒軟件的開發是以廠家為主。而目前他們正在大力推廣的iPanel3.0,囊括了機頂盒所有的應用功能,我們廠家為其提供各個模塊接口的集成.這樣一種開發模式,無論其成功與否,必然會招來一些非議。
前段時間,本人針對部分客戶先后做過iPanel3.0的集成開發。iPanel3.0的運行依然需要機頂盒為其提供各個功能模塊的接口集成,只是相對舊版本而言,需要集成的功能模塊增多了不少。以瀏覽器為基礎去接管機頂盒的節目搜索、節目管理、EPG、CA等業務。iPanel3.0的應用部分是基于JS技術進行開發的,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其初衷是今后所有的增值業務都基于iPanel3.0進行開發。
當然,他之所以能夠推廣,必有自身的優勢。下面,主要是說說它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壟斷性。假如iPanel3.0標準化了,就意味著今后運營商開展的所有增值業務,,都必須要取得該公司的授權。這樣,運營商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同時在機頂盒價格談判中,也就失去了主導優勢,我們的上帝運營商肯定不太樂意這么做。
(2)限制性。目前基于數字電視平臺已經有很多現成的增值業務供應商,比如VOD、股票、游戲、電視購物等,他們的產品都不是基于iPanel3.0進行開發的。如果將這些已經成熟的功能模塊再搬到iPanel3.0下進行開發,一方面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這些增值業務提供商也難免會不同意,比如在某客戶集成茁壯3.0的項目上,就CA模塊的集成方式,就未能得到NDS的同意和授權。因此,iPanel3.0的推行必須首先得到目前已有的增值業務提供商的認可,這也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
(3)性能差。目前市場上現存的機頂盒其硬件、芯片、操作系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它們的性能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前段時間,針對北京市場,在ST5107平臺上集成iPanel3.0,由于ST5107芯片本身性能也不是很理想,平臺方面盡管做了很多的優化工作,但iPanel3.0的整體運行效果,跟我們公司自行開發的軟件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而且目前iPanel3.0所接管的節目搜索、節目管理、CA、EPG等業務,它也只是把原本已經穩定的軟件,換一種實現方式再做一遍,這種機械式的重復沒有必要。如果僅僅是為了推廣EPG廣告,直接在目前的EPG系統上進行集成,似乎能做得更好,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項業務去改變機頂盒的原始軟件結構。所以iPanel3.0的性能發揮受到硬件環境的制約,要在一些高端芯片上,才能使他游刃有余、大放異彩。
(4)效率低。采用iPanel3.0這種方案也絕對不會降低機頂盒廠商和運營商在集成增值業務時的工作量,因為它并不是真正的標準中間件,它的各個功能模塊都需要機頂盒軟件平臺的緊密配合。這樣做帶來的后果就是,當運營商增加某個增值業務時,本來只需要兩家一起完成的工作,現在需要增值業務供應商、機頂盒廠商、增值業務平臺軟件三家一起完成,這樣一來只會增加復雜度,降低穩定度。所以此種方案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哪個運營商做過,也不符合國際國內任何一個中間件的標準,因為它不合理。
由此可見,iPanel3.0的推廣,無非是利用部分運營商對技術的了解不夠深入,拿著個別帶硬件加速功能的特定高端芯片,去展示一些好看的界面而已,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真正的中間件,有利有弊,需要各方進行權衡。它實際上是把機頂盒軟件交給一個公司去做,機頂盒廠商只管生產。它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1)機頂盒軟件交給一家公司去做,意味著今后運營商開展幾乎所有的業務都必須要取得該公司的允許,這肯定是一件需要仔細權衡的事情;(2)微軟的成功也是以標準化PC為前提的,而在巨型機領域、手機領域等,還是需要各自的操作系統和軟件進行支持。機頂盒基礎平臺軟件以芯片為基礎,機頂盒硬件差異太大,同時芯片供應商對自身的產品最了解,它可以把芯片性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作為中間件開發商需要對各類硬件、芯片都有很深的了解,才能把它做好,但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就是為什么中間件始終無法在中國成功推行的根本原因。
增值業務是沒有止境的,絕對不存在什么萬能的增值業務平臺。只有引用充分競爭、百花齊放的運營機制,并充分發揮更多團隊的力量,才有可能把增值業務做好。為了提高效率,可以針對不同的增值業務,由對應的增值業務供應商擔任集成商的角色,這樣做的效率可能會更高,因為增值業務供應商一定是最希望把業務盡快開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