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刮起一股“網絡風”。眾多彩電廠家先后推出以“上網”功能為主打的網絡電視。網絡電視的概念一時間成為了彩電產業最火爆的名詞,也成了部分彩電企業差異化競爭的焦點策略。
中國電視市場進入網絡時代已經有半年之久。各種網絡電視產品和應用雛形基本完善。但是與網絡電視深受電視廠家重視不同,消費市場并未出現理論中的“網絡電視”狂熱。甚至部分評論認為網絡電視是個虛假的泡沫,掩蓋在技術創新之下的是“功能泛濫”導致的市場混亂和消費者迷茫。進過半年導入期沉淀的網絡電視市場表現出向左走向右走的尷尬。
網絡電視,顧名思義就是指具有網絡功能能夠上網的電視。這類電視通常的功能包括瀏覽網絡新聞、查看天氣預報、部分簡單的網絡互動操作例如股票信息查詢功能、網絡音樂功能,以及網絡電影功能。09年出現的網絡電視產品大都具有以上提及的各種功能的一部分功能,能夠在普通彩電的電視功能之外尋找到一些新奇的賣點。
網絡電視在產品形態上,可以分為一體機和分體機兩大類。分體機采用電視與機頂盒搭配的形式,主要網絡功能有機頂盒完成。機頂盒可以脫離電視機獨立工作,例如完成電影內容的下載等。另一種形式是一體機,即作為主體的彩電具有網絡功能,能夠直接通過局域網接入廣域網,瀏覽互聯網內容。
在網絡電視的內容提供上,不同企業也采用了不同的思路。例如有些企業傾向于自建平臺,提供高清電影內容的下載業務。這些企業自身為這些下載內容支付版權費用。另一類則是和眾多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由新浪等網絡公司提供具體的內容、服務資源,電視廠商只是內置了網絡接入功能而已。
網絡電視市場表現出的產品形態、應用功能和技術平臺的多樣性,被業界認為是網絡電視上不成熟,沒有統一的應用模式、商業模式的表現,也成為了網絡電視廠家熱情高,消費者低調不買帳的主要原因。
在消費者對網絡電視的意見中,核心的一條是市場認為現有的網絡電視雖然打著3C融合和網絡應用的旗號,但是并未真正理解3C融合的含義、并未真正提供符合互聯網游戲規則的網絡應用。現有的網絡電視只是廠家吸引眼球的宣傳嚼頭,更多的體現了廠家們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研發體制。
例如,網絡電視的上網看新聞、或者下載電影功能,消費者只能被動的觀看電視廠家指定的網站的內容,指定的網站的音樂電影。互聯網是個開放的社會,講究的網絡連、接互通有無,特別強調無障礙的溝通和網絡化的信息流通。而在網絡電視實現網絡功能上卻限制了這種互聯網的靈魂,失去了網絡自由精神的本意。無論是聽音樂、看電影、看新聞還是娛樂教育都必須經過指定的網站,而不能自主選擇的功能,顯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目前網絡電視出現這些功能性障礙的主要原因是,廠家研發的初衷依然是讓電視擁有部分網絡功能、戴上網絡化的高帽;而不是將電視這個產品真正融合進網絡成為一個網絡的組建。彩電廠商之所以在產品功能上嚴重依賴就由平臺的增值,核心在于現在3C時代令成為網絡上的主要功能區間之一,進而保障自己在3C時代的“市場價值”。
據專家表示,網絡電視目前的困境主要體現了體制和認識上的不足,而不是技術性的問題。在發達的計算機和IT技術支撐下,成熟網絡多媒體應用格局和多終端格局已經形成。電視產業和手機、上網本等網絡產品終端的持續快速進步先比,表現出的功能創新上的保守,可以被認為是彩電產業作為家電產業固有的“大企業家長作風”的延續。不是彩電企業沒有技術解決問題,也不是并沒有發現問題的本質,而是擔心真正的彩電上網將損害自己的既得利益。
國內彩電市場進入網絡電視時代已經有六個月了。對于互聯網所在的IT產業,六個月基本會完成一輪的技術升級。但是,網絡電視卻并未表現出這種屬于IT和網絡的血統特征,相反的經過了網絡電視初始發布器的喧囂之后,網絡電視市場則顯得異常平靜:一方面消費者并不為現在的雞肋功能買賬,另一份那個面彩電企業也未能進一步的深挖,并強化網絡電視產品的市場價值。
對于未來網絡電視的發展,必須優先解決好是按照網絡和IT的規則出牌、玩游戲,還是繼續以以往家電產業的風格、面向消費者耍大牌的方式推動網絡電視的發展的問題。同時,也必須解決網絡電視是優先滿足那些經常上網的“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三高人群的應用需要,還是應給那些不上網、沒有電腦的消費者一條通達網絡的途徑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網絡電視市場真正成熟起來,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IT行業的規則,彩電企業必須首先完善產品、然后再談上市;而按照家電產業的玩法則可以邊上市邊完善產品,經歷一個由概念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共同構成的“盈利鏈條”。如果主要面向熟悉網絡的三高人群,彩電企業必須考慮電視上網和電腦上網的差異化應用,在電視上突出大屏幕娛樂(包括游戲和電影等)的差異功能;而重點考慮為那些“遠離”網絡的人提供一條通達網絡的渠道,則必須令電視具有全面的、完善的網絡功能,并花精力培養這些不在網上的消費者如何上網,親自開拓另一片獨特的網絡市場。
無論是選擇哪一個方向,網絡電視都代表了3C融合的趨勢,都代表了彩電產業發展和彩電產品功能進步的方向。也許以上提及的問題,每一個答案都是可行的正確答案。但是在另一個問題上,網絡電視是否應該開放的融合互聯網,是否應該基于統一的標準的“瀏覽器”界面應用網絡內容上則不應該具有多樣的答案。而恰恰是在這么關鍵的一點上,現有的網絡電視尚沒有做大符合互聯網開放自由的習慣。
于網絡電視伴隨出現的是彩電企業與內容商合作做內容,或者獨立做內容的現象:自己購買版權電影供消費者下載、網絡電視只能瀏覽指定合作伙伴網站的咨詢內容等等。彩電企業做內容并不是不可以。錢多了、賺錢了,高些三產投資并非壞事。但是如果將內容和硬件捆綁起來,讓內容束縛硬件的應用那就大錯特錯了。
消費者不會喜歡帶有強制性的內容服務,也不會有那個內容商自己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的眾多服務要求。簡單的道理就能證明在網絡電視上,廠商采用開放性的平臺和功能的重要性。沒有用戶自由瀏覽的自由,網絡電視將變得毫無意義。
彩電企業應區分硬件產品,與軟件內容運營的不同規律。無論彩電廠商的自身業務如何擴展、范圍如何擴大,作為終端的彩電,必然是3C框架下的一個獨立節點。特提供的功能是應該基于任何網絡終端都具有的開放性和自主選擇性的服務。簡單講,獨立于內容的硬件才是市場和消費者,尤其是“3C市場”所真正需要的網絡彩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