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為期四天的BIRTV2014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落下帷幕。作為年度廣電行業最大的一次盛會,本屆展會展出了從拍攝、制作到播放各環節的先進技術及設備,吸引了廣電行業眾多從業者。
回顧最近幾年的BIRTV展會,我們所看到的4K設備、激光技術到虛擬現實等,都已經與國際高度接軌。每屆展會結束后,各大廣電設備制造商的傳播稿件都宣稱自己的設備被某某電視臺采購云云。但遺憾的是從國內各大電視臺播出的節目中,作為觀眾的我們很難感受到這些設備發揮出的作用。為何會出現此種現象?與國外相比,國內的廣電行業的差距有大?
在北京,高清頻道不是想看就能看
前不久的世界杯期間,由于CCTV獨家買斷了本屆世界杯國內轉播權,國內過億的龐大球迷同時在線對CNTV是嚴峻的考驗。今年已經是2014年,作為中國的首都,國家政治中心,各類行政指令發源地,按理說,北京應該走在全國的前面,高清電視信號也不應該會有問題。事實上2013年下半年,北京歌華有線也確實已經升級了有線電視網,凡有高清數字機頂盒即可接收到CCTV5高清等高清頻道。
但北京市的有線電視網的覆蓋是有盲區的。看高清電視需要提前報裝,并購買高清數字機頂盒,還需要施工人員去實地勘察報裝所在地是否具備接入信號條件,如果很不幸你所在的地區為有線信號未覆蓋區域,那么你無法通過有線電視信號觀看高清電視節目,即便你所在的區域具備安裝條件,報裝一周后安裝好才可以收看高清節目,當然除了購買高清數字機頂盒外,還需要支付有線電視費。
即使在北京,高清頻道不是想看就能看,也不是花了錢就能看。
日本已經4K了,中國的高清在哪里?
如果說上屆南非世界杯最大的噱頭是高清3D信號轉播,那么本屆世界杯的新技術看點無疑是4K。早在2012年初,索尼就宣布4K&3D為企業戰略,并建立了從廣電專業拍攝制作設備到個人消費市場接收顯示設備在內的全4K產業鏈。而日本也將4K視為推動其國內經濟增長的新機會。2014年6月,擁有300萬觀眾的日本CS數字(通信衛星)已經試開通了4K超清信號,該電視網的觀眾已經在今年夏季的巴西世界杯全程通過4K電視信號觀看球賽直播。而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總務省近日提出,將自2016年起,擁有3800萬觀眾的日本BS數字(廣播衛星)試開通4K超清電視信號,預計于2018年正式開通。當然,享受4K視聽效果,需要專門的接收設備,目前價格高達10萬日元(約6千元人民幣)以上,隨著4K設備的普及,相應的收看成本將會降低。
再把目光轉向國內,當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作為首個電視臺制播分離的欄目火遍全國之后,各大衛視紛紛效仿,各類王牌欄目不斷涌現,豐富的節目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喜好,也為電視臺贏得了高收視和豐厚的回報。不過電視機前的觀眾可能沒有留意,這些節目再火爆,他們依然不是高清的。國外高清電視信號早就普及,美國、日本更有數百個高清頻道供觀眾選擇,甚至是注重時效性的新聞節目都實現了高清化。而當前國內的高清頻道大多作為標清頻道的備用頻道,存在內容重復度高,時效性不足等問題。仍以2014年世界杯為例,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財力最雄厚的CCTV,今年主力轉播世界杯的主力頻道依然是標清信號的CCTV5,盡管如今觀眾們家中的電視早就更換成了更大尺寸的高清規格,但你還得忍受用16:9的高清電視觀看4:3信號的變形電視畫面。當然,如果你家中可以接收CCTV5高清,那么還是不幸的告訴你,因為信號傳輸問題,你看到的進球畫面是比標清頻道CCTV5晚約3秒鐘的,所以真正的球迷只能選擇犧牲畫質換時效。
當日本觀眾已經看到4K電視節目,我們的高清還沒有普及,差距就在這里。
對中國廣電業的三個建議
因為國情的差異,盡管電視節目可以通過衛星、有線網絡、地面數字廣播等方式傳送,但目前國內有線網絡依然是我們收看電視的主要途徑(截至2014年2月底,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16426.3萬戶,有線數字化程度約為73.33%,有線電視用戶基數為2.24億戶,數據來源于國家廣電總局)。如何改善用戶觀看體驗?在此提三個建議。
1、完善全國有線電視信號網絡,消除盲區
如前文所述,作為目前國內主要電視節目的收看平臺,有必要完善當前的有線電視網絡,如果作為國內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都有可能出現信號死角,國內其他地區可想而知。若無法通過有線網絡覆蓋,是否可以通過衛星信號或者地面數字廣播等手段進行補充?最大化消除電視信號盲區,真正為用戶考慮。
2、建立廣電行業標準,推動電視節目高清化
當前國內高清頻道形同虛設的很大原因,在于各節目制作及播出單位缺乏升級改造的動力。作為接收端的電視機早就更換為16:9高清電視,而節目制作和播出平臺依然為了節省成本采用4:3的標清規格錄制,即便實現了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變,但對于觀眾來說,用16:9的電視看變形了的4:3節目,用戶體驗確實不好。相關機構是否能在提升收視率獲利之余也順便改善下用戶的觀看體驗?
3、加快三網融合速度,降低運營成本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實現網絡互通,資源共享融合。2010年及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分別有計劃推進了兩批地區(城市)作為三網融合試點,而2013年至2015年在國內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但廣電總局6月末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下發了關于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的函,禁止安裝視頻APP之后,三網融合的方向如何走?成為了一個疑問。當前已有衛視的自制節目開始不向互聯網開放,轉而構建自己封閉的播放平臺,這是否是三網融合的倒退?當務之急,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理清三網融合的方向,打破各網絡壁壘,推進網絡融合速度,惠及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