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連發多份公告,正式裁定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柔宇電子”)、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柔宇科技”)以及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柔宇顯示”)破產。這一消息雖然在許多行業人心里并不意外,但對這家曾經被譽為國內柔性顯示屏領域黑馬的企業的命運唏噓不已。
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由畢業于清華大學、后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學位,并被稱為“天才少年”的劉自鴻創立,主營業務為柔性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柔宇科技也曾輝煌
成立之初,柔宇科技憑借其前瞻性的技術和創新性的產品迅速嶄露頭角。
2014年7月,柔宇科技成功創造了打破世界紀錄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顯示屏,其厚度僅有0.01毫米,卷曲半徑可達1毫米,這一技術突破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
2015年,柔宇科技在深圳投入百億元建設全柔性屏生產線,并于2018年實現量產。
同年,柔宇科技發布了搭載自產柔性屏的折疊屏手機柔派1代,這一產品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也預示著柔性顯示技術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
2020年,柔宇科技再次推出柔派2代,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柔性顯示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成立以來,柔宇科技一共獲得9輪共計61.97億元的股權融資和36.53億元的債權融資,到2020年,柔宇科技的估值最高曾達60億美元。
輝煌背后的危機
然而,輝煌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危機。柔宇科技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了一些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尤其是在撤回IPO申請后,公司的資金緊張問題開始顯現,并逐漸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經營。據公開信息顯示,柔宇科技在2021年2月撤回了IPO申請,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的信號。
隨著資金問題的加劇,柔宇科技開始面臨一系列的經營困境。公司員工的薪資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2024年3月,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
2024年4月,柔宇科技破產審查一案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聽證會。此次破產審查申請由被欠薪的部分柔宇科技員工(包括在職與離職)提出,共有300余人參與,且還有員工在陸續加入。據員工方統計,他們共被拖欠工資合計約6000萬元,加上公司此前承諾的股權等合計上億元。其中被拖欠工資時間最長的達17個月,平均被拖欠15個月左右。這一數據不僅揭示了柔宇科技的資金困境,也反映了公司在員工權益保障方面的嚴重問題。
聽證會上,除了申請破產審查的柔宇員工一方外,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及其律師等也出席了該聽證會。然而,盡管雙方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和交鋒,但柔宇科技的破產命運似乎已經難以逆轉。
2024年5月15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產清算一案,并要求柔宇科技的債權人應在2024年8月30日前向該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這一裁定標志著柔宇科技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隨后,柔宇科技的兩個全資子公司柔宇電子和柔宇顯示的破產清算案也被裁定受理。
隨著11月18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連發多份公告,正式裁定柔宇科技、柔宇電子和柔宇顯示破產,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柔性顯示屏領域領軍企業最終走向了末路。柔宇科技的破產不僅讓人們對其經營管理能力產生了質疑,也讓人們對柔性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柔宇科技的警示
俗話說爬的越高摔的越慘,企業一味的擴張、融資雖然很風光,但危機也在潛伏。回顧柔宇科技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但經營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柔宇科技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在經營管理方面卻存在明顯的短板。這提醒我們,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注重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
此外,柔宇科技的破產也引發了人們對科技行業創業風險的思考。科技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的領域,創業者需要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出色的經營管理能力。然而,即使具備了這些條件,創業者仍然需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資金短缺、技術瓶頸等挑戰。因此,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優化經營管理策略,以確保企業的長期發展。
后記:柔宇科技的破產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它不僅揭示了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需要注重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性,也引發了人們對科技行業創業風險和員工權益保障問題的思考。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需要從柔宇科技的破產中汲取教訓,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加強員工權益保障力度,以推動科技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