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市場融資55億元的方案,到2020年銷售規模達到6800億元的咂舌目標,蘇寧迎來了其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但每年200家以上的開店速度等不確定因素,會不會讓蘇寧新十年計劃成為一場徹頭徹尾的豪賭呢?
但平心而論,諸如未來三年內,在已有4000信息化人員的基礎上,建立一支10000人的信息化隊伍等計劃,都絕非數字堆砌那么簡單。一旦出現差池,這些計劃就會轉身成為掐住蘇寧脖子的那雙手。
6月19日下午兩點,剛下飛機不久的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準時趕到了南京諾富特酒店B1層中華廳。隨著主持人的介紹,他站起身,拉了一下西服的衣角,第一個走上演講臺。
張近東的嗓子有些嘶啞,但不影響讓在場400多名嘉賓清晰聽見“未來蘇寧的目標是全球的民眾公司”的計劃。
不過,他顯然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面對蘇寧21年來首次以全球性公司來標的自己時,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對其今后的種種擔心。
2011年,外界根據去年“千年老二”的財報,一致認定蘇寧將會超越國美成為行業的老大。不過,蘇寧這樣的宏大計劃,不得不讓人對其產生懷疑:這是二次創業,還是過度的自我膨脹?
張近東的解釋是“蘇寧新10年不是新的創業”。
1990年,張近東以10萬元和不到200平米的空調專賣店起家,在與其它家電企業競爭中,他并沒有顯現多少優勢。相反,在某些時候他的穩健也被解讀為蘇寧無法登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張近東身上絕不缺少傲氣和霸氣。
2008年國美黃光裕案后,蘇寧終于等到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這個“千年老二”,迅速上位,搶占地盤。“兩年前我親口對黃光裕說‘如果蘇寧做不過你,我把它送給你。’”從張的這段話中,不難捕捉到他內心深處的狠勁兒。
三年之后的今天,蘇寧率先在全國實行明碼標價,并要在接下來的10年中實行全買斷經營、全品類展示、全自營銷售、全會員營銷等一系列營銷創新改革計劃。這些舉措,一下子看到了張近東身上的霸氣。
不過,這很快就讓蘇寧陷入類金融和非主營業務經營模式的社會拷問。
此外,蘇寧沖刺“未來10年每年平均200家門店增速,2020年達到3500家門店總量”的目標,也讓人們慣性思考其與供貨商、區域零售企業、地方代理商等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
“難以想象,蘇寧要在2020年線上實現3000億元的銷售規模,這相當于整個家電電子商務市場總量的三倍。就從這點來看,蘇寧的10年規劃不切實際。”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達了他的質疑。
平心而論,張近東和蘇寧定位全球性企業的目標是值得擁有掌聲的。但是,在一條寬度不足10公分的山路上跑110米欄,絕不是8步并7步跨欄那么簡單。